-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批准号国家试水稻 201003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8
品种名称:川谷优202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川谷A×蜀恢20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0天,比对照Ⅱ优58长0.8天。株型适中,剑叶较宽,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株高117.3厘米,穗长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57.2粒,结实率78.9%,千粒重30.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1.5,穗瘟病发病率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纹枯病5级;稻曲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8%,长宽比3.2,垩白粒率72.0%,垩白度8.6%,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6.1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4.7%(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85.2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6.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0.6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5.8%,增产点比率86.4%。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4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早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5~40天为宜,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大田栽插基本苗8~10万苗。3.肥水管理:在施肥管理上,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缓速效肥结合,多元肥配合,稳氮、控氮、增磷、增钾、补中微,底、追并重,平衡施肥,施肥比例为底肥60%、蘖肥30%、穗肥10%。在灌溉技术上,坚持“平水移栽活棵、掌水护秧保苗、薄露发根促蘖、够苗轻晒控蘖、浅水孕穗扬花、干湿交替壮籽、排水落干促熟”,抽穗至灌浆期断水不宜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褐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中感稻瘟病,中感纹枯病和稻曲病,米质一般。适宜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9
品种名称:谷优明占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谷丰A×双抗明占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5天,比对照Ⅱ优58短0.7天。株型适中,叶鞘条纹紫色,叶耳浅紫色,颖尖紫红色,柱头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株高117.1厘米,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55.6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1.9,穗瘟发病率5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纹枯病7级;稻曲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0%,长宽比2.7,垩白粒率34.0%,垩白度5.4%,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0%。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6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4.4%(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572.4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4.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3.5千克,比对照Ⅱ优58增产4.5%,增产点比率63.6%。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4.1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3~1.5千克,施足基肥,及时施分蘖肥,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宜控制在35 天以内,适时移栽,提倡浅插,栽插规格为20厘米×23.3厘米,每穴栽插2粒带蘖种子苗,每亩插足基本苗7万苗以上。3.肥水管理:基肥要足,追肥要早,每亩施纯氮10~12千克,纯氮与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配置比例为1:0.5:0.7。基肥施总氮肥的40%、总磷钾肥的50%,分蘖肥于移栽后7天内施总氮肥的30%、总磷钾肥的50%,剩余氮肥于移栽后15~20天施用。灌溉管理以湿为主,干湿相间,做到“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褐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感纹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40
品种名称:谷优627
选育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种子管理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谷丰A×亚恢62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8天,比对照Ⅱ优58长0.6天。株型适中,叶鞘浅紫色,叶枕、叶尖紫色,颖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株高116.1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41.1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8.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1.6,穗瘟发病率5级,穗瘟损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