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系统的第四部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系统的第四部分

第四篇 昆虫系统学 一、系统学的基本原理 (1)了解昆虫系统学的任务;明确物种的概念及种上、种下分类;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阶元 (2)掌握三名法、双名法的命名方法和命名原则,理解新种、模式标本的含义及重要性 (3)学会使用检索表鉴定标本和编写检索表 (4)了解系统分类学的进展 二、昆虫纲的分类系统 1、了解昆虫纲分目的变迁 2、了解昆虫纲分目依据,掌握30个目的学名、俗名、主要分类特征及代表种类,并会区别易混淆的目。 三、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各目的分类。 注意各目的学名、主要科的学名和俗名、分亚目依据、分科依据。 掌握主要科特征及其代表种类,对相似的科的昆虫成虫要加以区别(以2个特征)。 掌握主要科的幼虫特征,并可以识别或区别相似的幼虫。 学会编写各主要目成虫分亚目、分科检索表。 缨翅目 分2个亚目:锥尾亚目、管尾亚目 分类主要依据: ①依据腹部末节的形状 。 ②产卵器的构造 。 ③跗节节数。 ④触角节数和第3、4两节上感觉器的性质。 ⑤翅脉、产卵器形状。 管尾亚目的管蓟马科 ;锥尾亚目 的纹蓟马科 和蓟马科 注意各科特征、代表及与农林、园林生产的关系。 直翅目 分3个亚目:蝗亚目、螽斯亚目、蝼蛄亚目 分类主要依据: ①触角长短(与身体比)。 ②前胸背板发达程度,有否盖住中胸背板。 ③跗节节数。 ④听器、发音器的位置。 ⑤产卵器形状。 蝗科、菱蝗科、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蚤蝼科 注意各科特征、代表及与农林、园林生产的关系。 半翅目 分5个亚目:胸喙亚目(木虱、粉虱、蚜虫、介壳虫等)、蜡蝉亚目(蜡蝉、飞虱等)、蝉亚目(蝉、叶蝉、沫蝉、角蝉等)、鞘喙亚目(鞘喙蝽)、异翅亚目(蝽类)。 异翅亚目 分3个亚目—水栖、两栖和陆栖亚目。 主要科:蝎蝽、负子蝽(田鳖)、蝽科、缘蝽、猎蝽、红蝽、长蝽、盲蝽、网蝽等。 注意各科特征、代表及与农林、园林生产的关系。 蝉亚目、蜡蝉亚目和胸喙亚目 主要科:蝉、叶蝉、沫蝉、角蝉、飞虱、蜡蝉、木虱、粉虱、蚜虫、蚧科、盾蚧、绵蚧、粉蚧等。 注意各科特征、代表及与农林、园林生产的关系。 编写半翅目部分昆虫分亚目、分科检索表。 鞘翅目 4个亚目:原鞘亚目、菌食亚目、肉食亚目、多食亚目。 分亚目、分科主要依据: 主要科:步甲、虎甲、龙虱、水龟、叩头虫、吉丁虫、丽金龟、花金龟、鳃金龟、瓢虫、豆象、象甲、豆象、萤火虫、芫菁、拟步甲、天牛、叶甲、谷盗、长蠹、小蠹、锹甲。 注意各科特征、代表及与农林、园林生产的关系。 编写鞘翅目部分昆虫分亚目、分科检索表。 鳞翅目 分为3个亚目:同脉亚目、异脉亚目、锤角亚目。 掌握幼虫的分类特征与分科、蛹的形态与常见科形态,成虫分亚目、分科。 主要科:蝙蝠蛾、木蠹蛾、菜蛾、刺蛾、螟蛾、尺蛾、夜蛾、灯蛾、毒蛾、天蛾、枯叶蛾、粉蝶、凤蝶、弄蝶、蛱蝶、眼蝶、灰蝶等科成虫、幼虫特征。 注意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科的代表种类及其危害哪些农林作物? 双翅目 掌握幼虫分亚目依据及成虫分亚目、分科依据。 分亚目:长角亚目、短角亚目和芒角亚目 主要科:蚊科、大蚊科、摇蚊科、瘿蚊科、食蚜蝇科、蝇科、潜蝇科、寄蝇科、实蝇科、麻蝇科、虻科、食虫虻科。 注意各科特征、代表及与农业、园林生产及人类健康的关系。 膜翅目 掌握成虫分亚目、分科依据。 亚目:细腰亚目(锥尾组、针尾组)、广腰亚目。 主要科:叶蜂、姬蜂、茧蜂、小蜂、细蜂、赤眼蜂、胡蜂、泥蜂、蛛蜂、土蜂、蜾蠃、蜜蜂、木蜂、熊蜂、蚂蚁。 注意比较一些相似的科。 第三篇 昆虫的内部解剖与生理 掌握各内部器官的构造、组织和机能,以及神经活动和激素控制对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机制。 掌握实验室如何解剖观察昆虫的各个器官系统,注意事项有哪些? 昆虫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 掌握昆虫内部各系统和主要器官系统的相互位置和排列形式,了解其与脊椎动物的不同之处。 掌握昆虫腹部横切面图、昆虫体躯纵切面图。 昆虫的体壁及其生理 了解昆虫体壁的构造,机能,明确与高等动物的区别,尤其是外骨骼的重要作用。 了解昆虫的体色及脱皮过程。 了解体壁与杀虫剂的关系。 基本概念:刺、距、刚毛、腺体、表皮层、皮细胞层、几丁质。 昆虫的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了解消化作用及吸收作用;了解消化系统与杀虫剂的关系。基本概念:砂囊、嗉囊、胃盲囊、贲门瓣、幽门瓣、滤室、围食膜、马氏管。 昆虫的循环系统与生理 掌握血液循环的特点及主要功能;了解循环系统的组成及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基本概念:血淋巴、背血管、心门、心室、动脉、辅搏器、血细胞等。 排泄器官及排泄机制 掌握主要的排泄器官—马氏管的构造及其排泄作用;了解其他排泄器官的作用。基本概念:马氏管、尿盐细胞、脂肪体、围心细胞。 昆虫的呼吸系统和生理 了解昆虫呼吸系统的构造、特点和功能; 掌握气门的分布类型和构造,了解气管的组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