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水养殖作业
草鱼的池塘科学养殖
摘 要:目前草鱼养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我国淡水鱼养殖业的发展,如果不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淡水鱼养殖业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草鱼的池塘科学养殖技术的简单分析,能够使渔农更加合理地进行养殖,提高草鱼养殖成活率,提高鱼肉品质。
关键词:草鱼、池塘、鱼种、养殖技术、疾病防治。
引 言:文章简析了淡水鱼在目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淡水鱼的科学养殖。
草鱼的简介
草鱼体形较长,略呈圆筒型,腹部无棱。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无须。背鳍和腹鳍相对。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略带草绿,偶鳍微黄色。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2.池塘准备
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点,并配备专用的进水及排水渠道,生态环境良好。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能够达到2m。
池塘应该按每亩0.4kw 配备增氧机,一个池塘配自动投饵机1台。鱼种放养前1 0 ~ 1 5 天, 用7 k g / 亩~10kg/亩漂白粉清塘消毒,或用75kg/亩生石灰兑水趁热全池泼洒。
清池后3~5天,注水入池达0.8m~1m,注水时用孔径0.6mm筛网过滤,1天后,施放绿肥400kg/亩,或施放腐熟的有机肥250kg,5~7天后即可放养鱼种。塘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青饲料。
3.鱼种的放养
3.1 鱼种选择与消毒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完整, 无畸形, 无病伤的苗种放养。自繁鱼种应具备优良性状,经无公害培育而成。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
放养前应该严格消毒苗种, 全部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浴消毒10min~15min,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 而经长途运输的苗种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后再浸泡消毒。
3.2 放养时间
一般在11月至春节前后放,因为深秋、冬季水温较低,鱼体亦不易患病,开春水温回升即开始投饵,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了抗病力,提早生长发育。
3.3 放养密度
按8∶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草鱼占80%,适当混养鲤、鳙、鲢、鲫等鱼作搭配鱼,搭配鱼占20%。这样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 可以培养浮游生物, 作为鲢、鳙的饲料, 净化水质。另外可配养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 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 提高养殖效益。
3.4 免疫接种
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 可降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药残量。注射器、针头以及稀释器皿须用75%的酒精消毒或用开水煮沸消毒[6]。
4.养殖管理
4.1投喂管理:
此阶段仍需四定投喂,从早8:00 到晚18:00,间隔相同时间投喂,每天投喂3餐,每次投喂半小时以上。因草鱼抢食凶猛,投喂时尽量扩大投喂面积以防规格不均。喂食后需及时捞取剩余饵料,防止恶化水质。
4.2水质管理:
每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晒,藻类较多时使用硫酸铜局部泼晒。在高温季节水质过肥时,可使用EM菌、复合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水,具体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溶氧管理:每口塘配备6~8台纳米增氧盘,每天定时开至8h以上,应避开喂食阶段,阴雨天气增加开机时间。
4.3坚持巡塘
养成每天早、中、晚巡塘的习惯,观察鱼群吃食、活动情况、池塘水质变化等。通过巡视观察,及时发现鱼病症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及时捞出残饵和死鱼;定期清理及消毒食场。通过观察池水变化,可及时追肥、换水或注入新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6]。
5.疾病防治
5.1疾病预防
养殖户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要加强水质管理,主要观察水色,掌握肥度,发现水质老化要适当加注新水或换水。通过施肥、使用生石灰等手段进行肥水或净化消毒。现在精养池提倡使用微生态制剂,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5.2疾病治理
5.2.1疾病原因及特点
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病的主要原因有病原体及微生物的感染、营养调配不合理、药物性的外在因素等[5]。
草鱼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病主要包括肠炎、赤皮病、出血病等。通
常这些病都不是一个单一发生,一种病害发生通常都伴随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并发症[9]。
5.2.2疾病发生规律
鱼类发病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规律性,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是一年中气候两次变更的季节,是鱼类生理上的薄弱环节,对外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引发鱼病[2]。
5.2.3疾病的诊断
在鱼病诊断中,往往有不少症状相似,但引起鱼类生病的原因不同,或病原体不同,或几种病菌交叉感染侵害鱼体。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注意总结鱼病的诊断方法、多和专家及其他养殖户交流经验[8]。
5.2.4疾病的治疗
当出现草鱼感染疾病的情况时,应该积极的治疗。但用药时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