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品质高产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高品质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位于湖南西部的辰溪县及周边的溆浦、沅陵、泸溪、麻阳、中方等县,常年种植春马铃薯150~200公倾,所产马铃薯主要用作鲜食蔬菜于蔬菜淡季4月中旬上市,部分用作饲料及加工等。当地生产的春马铃薯皮色鲜嫩光滑、风味鲜美独特,外观品质及食味优于当地其他季节生产及外地调进的马铃薯,是当地消费者喜爱的习惯性蔬菜种类,具有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消费市场。春马铃薯一般667m2产量1500~2000kg,平均售价1.5元/kg,667m2 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现对春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阐述,期望通过归纳总结与生产实践互动,将品质、产量提升一个台阶,以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这一当地特色产业的竞争力,为规模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 1.播期安排 播期宜安排在12月下旬至1月份。 播期安排主要考虑生产安全性、销售季节性两大问题。两相兼顾,最佳播期应为12下旬,此期播种,既可避开苗期冻害,又可争早在4月中旬上市。以辰溪县气象条件为例,春马铃薯动态历程为:播种后,12月下旬至2月上旬,平均气温为5~6℃,薯块在土中处于幼芽缓慢萌动状态;2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上升至7℃以上,幼芽破土出苗;3月中旬至4月份,平均气温为14~18℃,适宜薯块生长[1],有利于优质、高产。若播种过早,则出苗早,幼苗易遭霜冻、冰雪等低温危害(0℃即受冻害,-4℃全株冻死[1]),如辰溪县田湾镇2001年连片种植春马铃薯10km2,11月25日播种,12月中旬出苗,1月下旬遭遇下雪冷害天气,冻死苗率达30%;如播种过迟,则薯块生长期气温过高( 2.种薯准备 2.1调运贮藏。生产用种主要从黑龙江克山、讷河等地调进,北方生产的脱毒种薯具有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生产出的商品薯品质好等优势,调种时注意选用脱毒3代以内的种薯。黑龙江种薯在当地冰冻季节前的国庆节前后调进,贮藏3~4个月后才播种,贮藏保质的做法是:选择阴凉、干爽、透气场所摊薄保藏,上盖5~10cm稻草或砂土(含水量65%左右)保湿。 2.2品种选择。 近年引进种植的品种有东农303、中薯3号、克星4号、克星一号、紫花白、贵州黄皮、台湾红皮等,但以东农303的早熟性、抗病性、商品性最好,该品种从1991年引进,已连续种植18年,目前仍为当家品种,占春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湖南的湘潭、长沙地区至今也是东农303当家,尚无理想替代品种。 2.3用种量。按株距26.5cm、行距50cm的密度,每亩种4000~4500株,每块种薯按37.5克计算,667m2需种薯150~170kg。 2.4种薯处理。 2.4.1催芽。黑龙江产种薯5月初播种、8月中旬成熟,9月底至10月初调运至湖南,历经两地气候表现休眠期为90~120天,视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东农303为90天),即到12月~1月播种时,芽子已自然长出,无需特别条件催芽。按照上述贮藏办法,即置于阴凉处薄摊、保湿、遮光贮藏,东农303于11月中旬茎块顶部芽开始长出,至12月中旬顶部芽长1~5cm,其它牙眼多处可见幼芽萌发。一般在播前10~15天,置于室内自然光下晾芽,幼芽转为紫绿色时播种。 对于休眠期长,播种前尚未打破休眠的品种,可用15~20ppm浓度的“九二O”水溶液浸种10~15分钟,晾干后保湿、遮光催芽,待腋芽萌动后再播种,以利出苗整齐。 2.4.2 切块。切块在播种前2~3天进行,1kg种薯切成25~30块,平均单块重37.5克,40克以下的小薯整薯播种;切块时自顶部至脐部纵切将顶芽一分为二,切块应为楔状,每个切块含有2-3个芽眼;切面应均匀拌(沾)草木灰或钙镁磷肥;切块时若发现维管束变色或腐烂薯应剔除,并要将切刀擦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或用75%的酒精消毒,以防传染病菌。 3.地块准备 3.1选地。马铃薯适应性广,但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微酸性(PH5.5~6.5[1])的壤土为宜,避免选择前季作物为辣椒、番茄、茄子、烟草等茄科作物及块根、块茎作物的地块,所选田、地块要求爽水性好,雨后不渍水,并开好排水围沟、腰沟,确保排水通畅。 3.2作垄。播前深耕25cm左右,按100cm左右宽分厢起垄,厢沟宽30cm左右、深20~25cm,垄面宽70cm左右,一垄种植两行。 3.3开沟。在起好的垄面中间开播种沟或施肥沟,沟宽30~35cm、深10~15cm左右。 3.4施肥。调查表明,667 m2产量2500kg的中等肥力地块,施肥量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何庆才等人提出的相似,需施用纯N16kg、P5O218kg、K2O22kg[2],全部作基肥施用,肥料种类及用量安排:45%(15-15-15)含硫复合肥75kg、钙镁磷肥(PH≥6.5地块改用普钙)50kg、家圈肥1500~2000kg 3.5治虫。随同施肥,667 m2用5%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商品名:地攻)1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