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乡介绍-武威
——我的家乡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公元前121年,因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西南依祁连山,东靠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南与兰州、白银接壤,北和金昌、张掖毗邻。 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是五凉古都、西夏陪都,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文物古迹众多。人文自然景观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有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西夏碑;有始建于北凉时期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建于明正统四年,号称“陇右之冠”的武威文庙;元太子阔端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会晤的百塔寺遗址;古朴壮观的丝路名刹海藏寺;佛教胜地鸠摩罗什寺塔;历经千年的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沙井子文物遗址和古长城遗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点540多处。 武威市城标,选用一九六九年城郊雷台东汉墓出土文物铜奔马,仍以金属仿制而成。马身高三米,塔形基座高十六米,通高十九米。于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九日,武威市(凉州区当时为武威市)成立一周年之际落成。 ??? 铜奔马,长尾翘举,昂首嘶鸣,作飞奔前进状。为了显示马的飞驰,作者大胆想象,别具匠心地使支撑马身全部重量的右后足,放在一只飞鸟上,共他三足腾空,既表达了奔马“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飞鸟,又巧妙的利用飞鸟的驱体,扩大了着地的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表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古代艺术家的这 一杰作,不仅身态生动,制作精美,想象力丰富,而且艺术造型合乎力学平衡的原理,体现了我国防大学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 铜奔马,作为武威市城标,她不仅反映了武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同时,也象征着武威人民,在“四化”建设中腾飞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 西夏碑碑首呈半圆形,通高2.5米、宽0.9米、厚0.3米。正面碑额以西夏文篆字题名“敕感应宝塔之碑铭”;正文为西夏文楷书,计28行,每行65字;背面碑额以汉文小楷题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字楷书,计26行,每行70字。书写并篆额之人为张政思。碑文以主要篇幅记录了当时重修凉州感应塔的缘起和经过。但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不是互译的,虽然所述的内容大体相同,但西夏文部分另具特色,在叙事前后、叙述详略和描绘的色彩上有所不同。所以对此碑的西夏文翻译,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除文字外,碑上尚刻有花卉、人物等多种图案,雕刻技巧高超,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此碑保存了许多史料,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官制、民族关系、佛教盛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堪称瑰宝,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西夏碑,成为解密“天书”的一把钥匙。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该碑刻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武威文庙位于凉州城区东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占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 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壮,明清之际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