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走出累并痛苦的拓展课教学
如何走出累并痛苦的拓展课教学
洞头区第二中学 林建海
【案例叙述】
2015年11月23日,浙江省蒋金崇网络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瑞安林垟学校举行。围绕拓展课展开研讨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工作室成员施君老师、刘永林老师也相继开出了《隋朝之前的中国服饰变迁》、《几千年前的那个孔子》两节拓展课。
两位老师准备的史料都丰盈饱满,选择的角度都颇有标新立异之处,语言表达更是老练熟成,偶然间的点评充满着智慧的火花。但从课堂观察来看,学生的表情显得有些苦楚,他们努力思考,却终究回答不上来什么,他们努力想参与,最终只能选择埋头逃避。面对这样的情况,执教老师的表情更是苦楚不堪。
【问题探寻】
为了准备这次课堂教学,两位老师真的是找遍了资料,想尽了办法,多次试教,耗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但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心中难免多了一份无奈甚至是凄凉。不仅仅是这两位老师遇到了问题,其实所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存在这样的疑问,就是我付出了这么多,准备了这么久,为什么学生的反应如此冷漠,课堂如此淡薄?
课后,蒋金崇特级教师、市历史与社会教研员夏陈伟老师带领大家展开研讨,并找到了其中一些症结,现罗列如下:
1.学习目标过多。两位老师将自己课堂的学习目标定义如下:
《隋朝之前的中国服饰变迁》 〖知识目标〗知道隋朝之前不同时期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态,并通过古代服饰的学习了解相关其形成变化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形成通过文本材料解读古代社会人文发展的能力,兼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对隋朝之前中国服饰的学习认识中,学会用另一种角度来认知历史,拓宽历史视野;通过欣赏到分析探究的学习过程,不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建立联系发展的唯物史观。 《几千年前的那个孔子》 通过《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史料进一步了解孔子不平凡的一生。
知道孔子怀抱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分析孔子遭遇感悟孔子对理想的坚守 。
2、学习拓展对孔子的认知,提高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以及阅读分析能力。 比较两位老师设定的课堂学习目标,都不约而同地考虑到知识目标的落实、能力目标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感的提升。既然设定了这些目标,必然要通过诸多的方式和途径予以落实。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这足以超出学生的承载能力,令学生望而生畏。
2.学习过程繁重。繁重、劳累大概是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共同所感,这主要源于大量的材料解读、过难的问题设计和单一的活动形式。部分表现过程如下:
《隋朝之前的中国服饰变迁》 观看视频,请记录下你听到或看到并认为有用的信息。
问题:图中分别为先秦服饰、秦汉服饰和魏晋南北朝服饰,请判断并说明依据?
问题:刚才我们学习过的哪些服饰特征能够体现出“独特汉民族”的文化呢?
问题:猜一猜:为什么汉服服饰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且具备这些独特的文化标志呢?
《几千年前的那个孔子》 【史料原文】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用於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史料原文】将適陈,过匡……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史料原文】?孔子去曹適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原文】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问题:孔子14年的时间里在各诸侯国之间反复往返,可能面对那些困难和遭遇? 施老师精心准备了有关隋朝之前服饰演变的微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分辨三种服饰的所属时期。从课堂观察来看,学生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微视频容纳了大量知识,并且是一闪而过,在没有开展讨论的情况下,学生确实不知道先秦服饰、秦汉服饰和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各自特点,更谈不上做出正确的分辨。在他们眼里,这三种服饰非常相像。刘老师为了印证孔子在周游列国过程中遭受的困难,从《史记》中摘取了相关的四则故事,但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已经将大批学生拦在了门槛之外。虽然添加了白话文注释,但学生阅读起来并不轻松。
【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
拓展课到底要怎么上,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温州市历史与社会教研员夏陈伟老师一个通俗的疑问给了我们很多感悟。他说:“我们的拓展课开出来是要给学生选的,学生为什么要选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