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第三章 环境污染及其生态学效应;1 概述1.1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1.2 污染源(Pollution Source)
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亦即污染物质的来源。
泛指:产生污染物质的区域、场所
具体来说:特定的设备、装置
1 工业交通污染源 废气、废水、废渣、余热、噪声、振动、泄漏、辐射等
2 农业污染源 农药、化肥、地膜、病原微生物、水土流失等
3 生活污染源 废气、废水、废渣、日用化学品等
4 特殊污染源 核工业、医疗卫生业等
5 二次污染 大气飘移、水的流动
6 自然污染源 火山、火灾、风化、滑坡与泥石流等;1.3 污染物与污染类型
污染物(Pollutant):造成环境污染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1 按污染环境性质
大气污染 Atmosphere Pollution or Air Pollution
土壤污染 Soil Pollution
水体污染 Aquatic Pollution
2 按污染物来源
自然污染物 自然环境本身造成的
人为污染物 生产性、生活性
3 按污染物性质
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4 按污染物形态
气体、液体、固体
5 按污染物理化性质变化
一次污染、二次污染
6 按污染物的性质,从生态系统着眼
非降解性污染物(Non-degradable Pollutants):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降解缓慢的污染物质。
包括重金属盐类、石油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制品、部分农药等。
生物降解性污染物( Bio-degradable Pollutants):生态系统自身能够分解的污染物质。
包括食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1.4 水污染
水污染(Aquatic Pollution):污染物质进入水体使水质变坏、恶化,并使水的用途受到不良影响的现象。
结果:改变了水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
使水生生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发生明显变化
1.4.1 水资源(Water Resources); 据测算,全球总水量约为 13.86×108 km3,淡水资源总量仅有0.35×108 km3,但加上浅层地下水,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仅有 0.1065×108 km3。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0.027×108 km3,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的 1/4,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再从河流总径流量看:
全球总径流量 4.7×104 km3 人均占有 7800 m3
我国 2700 2250
占世界的 2/35 2/7
我国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之一。
仅农业每年就缺水 300×108 m3,受旱农田 1300-2000×104 ha;
300 多个城市缺水,缺水量达 58×108 m3 。;1.4.2 水污染概况
国际水污染的典型案例——莱茵河
全长 1320 km,流经瑞士、法国、德国、荷兰
上游,瑞士境内,能见度 3 m ;
到达德、荷边境,能见度仅 50 cm 。
混入各种有机化合物 30 余种,水生生物几近灭绝。
美国,河流总长 42×104 km ,被污染 12×104 km
密西西比河,杀虫剂、氧化物、酚、砷、汞等应有尽有-“毒河”
伊利湖,接纳污水 740×104 t/d ——“死湖”; 我国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985年,排放污水 342×108 t,工业废水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