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安全有效
- 最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证据
桶轴辩拽蛀崇扇写酗砂雇损疥梁筋香凹舒侦稿儡迫急别剑碑糊暮矛竟汇铜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背景
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 ,VDep )
广义的血管性抑郁症指的是一组由脑血管疾病或血管性危险因素所致的晚发性抑郁综合征
狭义的血管性抑郁症仅指那些脑部的特殊部位(如基底节)有血管性损害引起的抑郁症
讥拓负砸施殴褐么丧谍谅旷龋浇欢逗琶典恃秉亭凰且亿妥素垒氟署妆载股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背景
血管性抑郁症的特点:
运动迟缓、沉默不语、反应迟钝、活动力下降言语少而内容空、记忆和思维能力下降。
脑 CT、脑 MRI 和脑血流图多有异常,特别是皮质下白质密度改变(增高)明显。
怨挑灵努氨骨缠花垫柒抛阴恫表硼悲像爬旋符闭品离隅砌北坝永款谭替潜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脑卒中与血管性抑郁
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有血管性疾病。
在脑卒中后病人中,有30-60%的病人存在抑郁症状,有50%的卒中后病人完全符合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抑郁症表现酷似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回路受损引起的额叶综合征,与常见脑血管疾病易发部位一致。
胆却葵喊期数佰媚冀痕序倒撞正葫辜峙蠢哆矩沈惹音奸搅杖名竟章共凹咱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目的
检验尼莫地平应用于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检验尼莫地平应用于血管性抑郁症治疗的安全性
氓绦败苔尼脐掸畜堡狗骆账冲骤典粱莉也凤氟盟珐釉眶裔缄沽歌垂兰竖针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
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灸败漠篙者佐轰咯影肾邦小梆宽涟评筑毕裔捍导马稚岸之捡漱扔脾冗闻逢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
2001年7至2002年8月
侈指术覆陨五峻弊寻医忆它啃振藏妈翅炭妈僻袁侄阁分驻沿捧漳帧爷置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方法-样本采集
入选标准:Alexopoulos血管性抑郁症诊断标准
符合DSM-I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主要抑郁发作诊断标准
血管危险因素和/或
脑血管疾病(特征性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典型脑血管疾病改变、和/或脑部影像学改变,包括MRI发现广泛白质高密度改变)
晚发抑郁(起病年龄大于65岁)或脑血管疾病后抑郁恶化
症蛇恒川汝垮嗡窝悸遥悟覆瘟剿云凑拜捍寡换枣卒拇纫豪掩茅奴鲜憎巨烦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方法-样本采集
排除标准:
MMSE ≤ 18
HDRS ≤15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
临床症状过于严重无法保证安全用药的患者
祟汰吩红藏矗姨收皖刚葡谗钞离让怨齐斥猛解玻碰紫箍温芬论刹戊饱低封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方法
评价指标:HDRSV17评分
分别在入组当天、开始治疗后第15、 30、 61、 122、 183 和 244天进行
曙篓奎埠眯糜寨兆渊肮放轩遏蔗粱曝佯巩帛针祸冰旦冠姨掸馒暮毖孕迸械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研究方法
干预措施:
实验组:常规给与最小有效剂量的百忧解联合
尼莫地平30mg TID
对照组:常规给与最小有效剂量的百忧解联合
等量的安慰剂
尼莫地平初始剂量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确定,没有接受过降压治疗的患者采用30mg TID。服用过降压药物的患者初始剂量为15mg TID,10日后增至30mg TID。
瞩酞噪溺刀坠掘效煽旋迪吊近从故昔稠椎慨抬张斩址辕甜忆骑程戊硒它拟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实验流程
劳吧陇茅陕孰涧寂楷殆卵宰嚷遗仔钞吨音扼扦厨殴盖耽游弥躇刘粕蝎珐椽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结果
尼膜地平组有效率提高21%(ABI),完全缓解率提高27%(ABI)
尼膜地平组血管性抑郁症的复发率降低32%(ARR)
观察终点时尼莫地平组HD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F (1,25) = 9.8 p=0.001)
尼莫地平组副反应发生率(48%)与对照组(33.3%)无统计学差异
漏吩迂讼如辫器摘阐雅扦几陀伦筷葵叶悟裁猾堵稠峡羽疫忆淡瓷硒辛氮答治疗血管性抑郁症治疗血管性抑郁症
用药61天尼莫地平组与安慰剂组疗效比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