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界现实主义主流地位成因
文学界现实主义主流地位成因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几经风雨,几多沉浮。回眸这百年历程,从世纪初的近代文学、“五四”新文学,到三、四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抗战文学,从建国十七年文学到新时期文学到世纪之交的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代、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文艺思潮层出不穷,交相辉映,留下了大笔宝贵的文学财富。在这中间,现实主义几乎一直占据了文坛主流从而左右了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这与现实主义本质与特性、20世纪中国社会状况、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各方面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提:文学形式的变革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外在的表现形式因内容的需要而定,作品内容通过恰当的形式能够得以充分的表现。如何将二者完美结合是作家将构思斥之于文本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文学作品成与败的关键所在。不同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以创作方法的成熟与完善为轨迹,而不同的创作方法必在实践过程中选取一种能够最有力地表现作品内容的形式作为依托,形成最具各自风格特色的发展主体(这其中自然存在着交叉与融合,尤其在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以后更是如此。本文所指即最基本的充分展现创作倾向和手法的文学形式)。现实主义则是以叙事文本作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
从文学思潮的角度看,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最早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有卜加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等小说以及莎士比亚戏剧等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问世。这些作品用叙事的方式,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揭示了当时种种社会矛盾现实,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摆脱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束缚的要求。可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其形成之初便是以叙事文体为表现样式的,到19世纪、20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都是以长篇小说为代表的。大批作家冷静地观察生活,在作品中真实地反映生活,形成一股世界性的现实主义浪潮。
而历史上向来以诗歌为本位的中国文学,尽管在《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诸多优秀的古典作品中都保留了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但作为故事性文学,其叙事形式不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观与价值观,因而被长久地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近代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向,梁启超等人发起“小说界革命”,叙事文学被抬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晚清文坛出现了与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潮流相一致的“四大谴责小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小说取代诗文的正统地位,最终为现实主义占据文坛主流扫清了障碍。这次文学形式的转变是现实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文学主流的重要前提,它使现实主义日后在中国文坛主流态势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为大量现实主义作品的产生在形式上做好了必要准备。从这以后,中国文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叙事文学得以前所未有的繁荣。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基本上都以现实主义作品为主体和代表,取得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在现代有人们早已熟知的《阿Q正传》(鲁迅)、《子夜》(茅盾)、《激流三部曲》(巴金)、《骆驼祥子》(老舍)等等,建国后如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长篇以及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谌容的《人到中年》、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等大量优秀的中短篇作品。
当然,形式的改变是前提并不是说用形式决定内容或形式先导。尽管从表面看来是先有了理论才产生了创作,中国20世纪主流文学的形态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用文学革命的方式扭转过来的,但这是由于当时文学作品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与旧有的文学形式不相适应所产生的剧烈冲突和矛盾所引起的,是文学创作内容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发生转换所决定的,绝不是空穴来风。新文化运动中的先驱们以高瞻远瞩的姿态大胆地推进文学的发展进程,从而顺应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了形式必须与内容相统一的客观规律。因而,这次形式的改变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转型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现实主义主流地位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
根本原因:本质的真实性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并非只有现实主义文学独领风骚:“五四”时期新文学创作中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就可谓平分秋色,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女神》的磅礴气势、恢宏想象恐怕至今无人能敌;而现代主义曾在现、当代两进中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现实主义在与二者的对立、斗争、磨合中始终占据了主导,这与现实主义的本质密切相关。
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就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科学的精神在于客观、求真,反映在文学创作上也是要求真实地再现生活。“因为求真,因为重客观的描写,故眼睛里看见的是怎样一个样子,就怎样写。又因为尊重个性,所以大家觉得东西尽是特别,或不好,不可因怕人不理会,就不说。心里怎样想,口里就怎样说。老老实实,不可欺人。”①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pdf VIP
- 2025年新改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 (背诵用).pdf
- 三菱FR-D740变频器使用手册(应用篇)-说明书.pdf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农村经济管理》形考作业三答案.docx VIP
- DB13T 298.3-1997 结球甘蓝品种(系)区域试验调查项目及要求.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A2伺服驱动器使用手册.pdf
- 水工隧洞课件.pptx VIP
- 精益管理培训-拉动式生产方式.pdf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完整版)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