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叶细辛对水生环境适应性
花叶细辛对水生环境适应性
花叶细辛(AsarumSplends)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细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450~1300m的盆地、丘陵及浅山地带的土坡上,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林下,路边的阴湿处,成片状分布。叶片多为肾形、心形或卵心形,深绿色,叶面具不规则的白色云斑,叶背绿色或微紫色[1],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其园林应用较少,尤其是在水景应用中。目前对该植物的研究还仅限于引种栽培、低温胁迫及耐阴性方面[2-5],对其形态解剖学与生态适应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随着人们对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与其园林开发应用的关注,花叶细辛无疑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植物资源和种质材料,因此,寻求其多种栽培与应用形式将成为今后花叶细辛园林开发的热点。本试验分别设置土培和水培2种生境,观测其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形态结构变化,了解其生态适应性,为花叶细辛水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材料采自四川雅安严桥镇,在四川农业大学校内实验场驯化3年。2008年10月采集长势健壮、株高约15cm、根茎粗细一致的植株,分为水培与土培2种方法培养,各100株,共计200株。本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园林系实验室进行。在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一致下,用茎插法对花叶细辛进行水培,具体方法为:去根,用高锰酸钾消毒,再放入清水中培养,每7d换水1次。土培按自然土壤(园土∶腐殖土=3∶1)生长培养。培养60d后,分别取2种生境下相同部位的根、茎、叶的适中部位剪成3~5cm小段,用FAA液固定,过夜,按常规石蜡切片法制作切片[6]。切片厚度10mu;m,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番红-固绿对染,加拿大树胶封片,所测量数据以10个视野的平均值计算。最后用Olympus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2结果与分析
2.1根系解剖结构比较
花叶细辛的根由表皮、皮层、中柱3部分组成。2种生境下其结构均由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构成。外皮层为紧靠表皮的2~3层,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皮层薄壁组织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2种生境花叶细辛根的薄壁细胞和细胞间隙面积有一定的差异,水培条件下的薄壁细胞面积为883mu;m2,土培条件下的为833.69mu;m2,但水培条件下的薄壁组织却减少。内皮层以内的中心部分为维管柱,2种培养均有维管束形成,但数量与木质化程度均有差异。土培的有3个明显维管束,木质化程度较高(图1);水培条件下维管束数1~2个,木质化程度低(图2)。
2.2茎解剖结构比较
花叶细辛茎与根的解剖结构类似,也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其中,表皮细胞形状比较规则,多呈砖形,水培花叶细辛茎的表皮细胞面积为972mu;m2,土培的为1123.77mu;m2。皮层是薄壁细胞构成的薄壁组织,皮层内为厚壁细胞构成的厚角组织。在机械组织之内,直达茎的内皮层,由许多薄壁组织构成基本组织,占茎的绝大部分。在基本组织中,散生许多维管束,2种生长环境下维管束均为8个。从图3和4可以看出,2种生长环境下花叶细辛的茎有明显的差异:在水生环境下,茎的表皮细胞面积为5626.04mu;m2,细胞间隙为6.2mu;m2,厚壁组织由2~3层厚角细胞构成;土培条件下茎的表皮细胞面积为3331.64mu;m2,细胞间隙为6.9mu;m2,厚角组织由4~5层厚壁细胞构成。水培条件下花叶细辛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减少,这些结构的减少有利于植物在水生环境中生长。
2.3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水培和土培条件下花叶细辛叶肉表皮细胞均排列紧密,细胞壁外均无角质层。从图5和6可以看出,2种条件下栅栏组织均不发达,栅栏细胞均为圆形或长圆形。水培条件下的花叶木辛叶片栅栏组织厚度为69.06mu;m,由1层排列疏松的栅栏组织细胞构成,细胞面积为2990.72mu;m2,其中所含叶绿体较少;海绵组织的细胞层数较多,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栅栏组织更疏松,在海绵组织中有通气组织形成;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分别为26.48mu;m和24.45mu;m。土培条件下栅栏组织厚度为62.84mu;m,由2层栅栏组织细胞构成,细胞面积为1006.44mu;m2,其中所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较疏松,但海绵组织中没有通气组织;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分别为28.16、29.54mu;m。2种条件下花叶细辛叶脉组成没有大的差别,叶脉都由维管束和基本组织2部分组成,维管组织均不发达。从图7和图8可以看出,2种生长环境下主脉有明显差别,水培条件下的主脉中维管束排列比较疏松,数量较少,叶脉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分别为20.48mu;m和18.49mu;m;土培条件下的主脉中维管束数量较多,排列紧密,叶脉上、下表皮厚度分别是34.99、38.69mu;m。
3结果与讨论
生态环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