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部委联合出台政策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等
8部委联合出台政策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逐年递增,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达到119.7亿美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28.3%,创历史最高水平,医药产品出口种类增多,出口市场逐步呈现多元化趋势,总体水平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但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2004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仅占我国外贸出口的2%,与我国外贸出口水平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化导向差、出口经营方式粗放、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越来越制约着我国医药产品出口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国内更多的药品有望在政策的扶持下闯荡海外市场,打响自主品牌。日前,商务部会同发改委、科技部、财务部共8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鼓励医药产品出口
《意见》提出近4年的出口目标:在2010年之前,促进医药产品出口的全面增长,争取医药产品出口年增长率保持在1296,力争创立20个医药自主品牌。
为促进出口,《意见》还提出了五大相应举措:培育出口主体,优化产品结构,包括建设国际医药出口基地,确定和培育重点企业,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创造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出口名牌等;鼓励境外注册认证,包括鼓励风险基金进入医药研发领域,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战略,加强医药产品知识产权的研究与保护,推动医药产品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工作等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促进医药产品出口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扶持医药产业;鼓励企业参加专业展览会,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
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
据了解,我国医药产品出口自主品牌较少,出口产品主体仍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比较高的中药材、化学原料药,以及技术含量很低的医用敷料等,有沦为跨国制药公司原料供应基地的危险。
近来,国家有关部门在促进医药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出台新举措。商务部继2005年11月下旬认定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15个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后,又会同科技部、财政部等七个部门出台了该《意见》。此次政策的出台,旨在改善我国目前医药产品出口规模和产品结构,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适用的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医药产品出口,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
有关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量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04年我国医药类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双双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123.6亿美元和101.3亿美元。2005年前10个月,医药产品出口额达123.9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29.82%。(详细内容请点击本刊网站)
药监局出台《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
为保证进口药材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签署第22号局令――《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边境口岸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并组织口岸检验工作。
背景:多项条例奠定法律基础
据统计,我国传统进口药材约有40余种。药材出口国家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因为药材质量受环境,采收季节、加工方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国外大多数国家药材品种杂乱,产地复杂、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均缺乏规范的监督管理,有些药材检验标准、检验方法不尽完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用药疗效和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许多中医药专家和生产企业强烈呼吁,要求加强对进口药材的监督管理。
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提出了对药品实行全方面监督管理的目标,并在原《进口药品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对进口药材实行注册审批管理。从1999年5月1日起,参照原《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办理批文方式对进口药材进行审批管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2001年11月7日.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进口药材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对进口药材的申报资料及通关检验等提出了初步要求.进一步规范了进口药材的监督管理。
2001年。2002年我国先后修订颁布了《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国家局颁布实施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3年8月,国家局会同海关总署颁布了《药品进口管理办法》。上述措施为进一步加强进口药材审批、登记备案、口岸检验等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调整:明确定义进口药材分类
《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共六章49条,对进口药材的申请与审批。登记备案和口岸检验等进行了规范。与现行进口药材审批。登记备案和口岸检验有关规定(《关于加强进口药材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相比,该《办法》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该办法自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