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百姓味 而今店堂香.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昔日百姓味 而今店堂香

昔日百姓味 而今店堂香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一、豆豉的来历、分类及传说 “豆豉”这个词大家经常会听到、看到,却始终不明白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其实它就是一种咸味调料品,是由黑大豆或黄大豆蒸煮后发酵制成的,其功能犹如今天的酱。说起来,酱与豉还有一段有趣的纠葛。豉在古代是食用十分广泛的调味品,就像现在的酱,而酱在当时则主要是当作菜肴来食用的,只偶尔用来调味。可以说,酱和豉在现在发生了有趣的置换,酱从原来的菜肴一变,也成了重要的调味品,而不再仅作为一种现成的菜肴搬上餐桌。 “豉”本来的意思即好吃,它令人喜吃不厌,其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豆豉是到了汉代出现的,当时就已作为一种咸味调料品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史记》中有记载说:京师富商中,七人中两人都是豆豉商人。可见当时豉商的风度一点不比盐商差。现在人们经常会酱油醋、酱油醋的一起说,在汉唐时期,人们是经常盐豉、盐豉连用的,可见豉在当时可以说是与盐平起平坐,旗鼓相当。正是因为二者同是加工烹饪菜肴的必备调料,人们出去买调料的时候,买了盐一定还会再买上豉,卖者也是将两者搭配起来卖的,于是有了“盐豉一合”的说法。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豆豉因发酵时微生物种类不同,可分为细菌型(山东一带)、毛霉型(四川三台地区)和曲霉型(广东阳江)三种,风味略有不同。港粤潮厨师喜用曲霉型风格。但厨师将豆豉分类,一般要分咸豆豉、淡豆豉、发酵豆豉三种。 我国较为有名的豆豉有:云南双柏的妥甸豆豉、广东阳江豆豉、广西黄姚豆豉、山东八宝豆豉、湖南的浏阳豆豉、陕西汉中香辣豆豉和风干豆豉、四川的永川豆豉等。而四川的永川豆豉还有这样的一个典故: 据传,永川豆豉是明朝一位姓崔的女子发明的,她原是永川一富裕人家的小姐,饱读诗书,容貌出众,聪明能干,贤良淑德,后因父亲病逝而家道破落,不得已跟丈夫在城东河边开了小饭店。一天,崔氏带着孩子在蒸黄豆,黄豆刚起锅,有官兵打此路过,崔氏害怕官兵趁兵荒马乱之际抢人抢豆,慌乱中将满满一筲箕黄豆倒于后院的柴草下,然后化妆成丑陋的老婆婆带着孩子逃了出去。半个月后,崔氏回到小饭店,突然闻到后院奇香扑鼻,打开后院门搬开柴草,黄豆变成了生霉发酵的“毛霉豆”。崔氏本想扔掉毛霉豆,但又觉得扔了可惜。于是,崔氏将毛霉豆洗净,加盐装在坛子里,以留着饥荒时家人佐菜下饭用。次年开春,崔氏打开坛子后,发现毛霉豆变得色泽晶莹、光滑油黑、清香散粒,入口化渣回甜,惹得家人争相食之。此后,永川豆豉的美名就此传开了,以吃崔氏店里的豆豉为荣。 二、豆豉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据现代营养科学分析,每百克豆豉中含蛋白质31.2 g,脂肪19.9 g,碳水化合物22.8 g,钙331 mg,磷503 mg,铁13.7 mg,维生素C 3.2 mg,维生素B1 0.13 mg、维生素B2 0.25 mg等,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建议每天食用40 g左右。 自古以来,豆豉就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东方特产”。1915年,在巴拿马召开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中国豆豉受到了国际烹饪界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了博览会银质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志愿军入朝参战的膳食,就是以豆豉为主要调料。全国各地大量生产,支援前线。 如果说豆豉的营养价值绝对可以和牛肉相媲美,是不是要大吃一惊?其实别看豆豉一幅貌不惊人、贫民百姓的样子,营养价值绝对可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有些元素,比如钙元素还远远高于牛肉,并含有大豆中的各种有益成分,因此有“营养丸”之称。 豆豉除作调味和食用外,医疗功用也很多。民间食谚云:“豆豉点点,饭多一碗。”可见,豆豉有增食欲、助消化之功效,早为寻常百姓所认识。另外,豆豉的医疗功效也为古代医家发现和应用。明代的医药学著作《本草汇言》、《本草纲目》等记载,豆豉具有解毒、除烦、宣郁的功效,能治四时热病、头痛寒热、胸中烦闷、虚烦不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近年来,在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豆豉一直畅销不衰。最近,美国一位营养学家宣称:“常吃豆豉,可以防治老年性痴呆。”他认为:“豆豉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还含有一些能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和抗生素的细菌;而导致老年性痴呆的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