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防错法的作用防错法概述1.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错法的作用防错法概述1

* 防错法教育与训练 主讲人: 日 期: 2007.10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防错法日文称PO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意即在过程事物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 一、防错法的作用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不时会因疏漏或遗忘而发生作业失误,由此所导致的品质缺陷所占的比例很大.用防错法防止此类失误的发生,品质水平与作业效率将大大提升. 一、防错法的作用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1、防错法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2、提升产品品质,减少由于检查而导致的浪费. 3、消除返工及其引起的浪费. 二、失误与缺陷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失误是由于作业者疏忽等原因造成的.缺陷是失误所产生的结果,比如由于 作业者疏漏而产生装螺丝失误,导致汽车轮胎装一颗螺丝的缺陷.缺陷与失 误举例如下表: 因失误是造成缺陷的原因,故可通过消除或控制失误来消除缺陷. 烧裂水壶 漏关煤气 产品少螺帽 漏装螺丝 外观凹痕 漏检 原件半焊 漏加锡 缺陷 失误 三、产生失误的一些原因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产生失误的原因有以下九个: 1、忘记 2、对过程/作业不熟悉 3、识别错误 4、缺乏工作经验 5、故意失误 6、疏忽 7、行动迟缓 8、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 9、突发事件 四、制造过程常见失误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制造过程不同,其失误种类也千差万别,但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10.工装夹具准备不当 05.用错部品 09.设备参数设置不当 04.缺件 08.调整失误 03.工件放置错误 07.误操作 02.作业失误 06.工件加工错误 01.漏掉某个作业步骤 五、交易过程常见失误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1、交易过程常见失误有以下几类: ①文件中漏掉重要信息 ②文件中存在错误信息 ③文件中存在与该交易无关的重要信息 2、检测时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根据检测的性质及进行检测的阶段,可分为三类: ①判断型检测 ②信息型检测 ③溯源型检测 六、三类检测方法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1.判断型检测 判断型检测是指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和挑选,将不合格品挑出来的检测方法.一般LQC 所进行的检验和测试均视为判断行检测. 2.信息型检测 信息型检测是指通过抽样方法去的检测数据,并利用此数据来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 性.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所进行的检测即为信息型检测. 3.溯源型检测 溯源型检测是对过程的作业条件进行检测和确认,以保证在作业之前即满足高品质 生产所需的条件.如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的设计资料审查计测量系统评估即为溯源 型检测. 六、三类检测方法 第一节 防错法概述 三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探索应用阶段 抽检与生产过程同步 事后补救方式(救火式),不能防止缺陷产生,成本高 缺点 真正意义的预防性检测,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比判断型检测收益高100倍 可预防缺陷产生,反应较快,易于控制,成本低 发现隔离缺陷,为后续改善提供信息 优点 溯源型检测 信息型检测 判断型检测 项目 类别 引言 第二节 防错原理 在本章第一节我们讲述了出现失误的九大原因和常见的失误现象,仔细分析这些失误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产生失误的原因可综合为三大类,即人的原因,方法原因和设备原因.见下表: 11.10% 设备 突发事件 11.10% 方法 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 人 疏忽 人 故意失误 人 缺乏工作经验 人 识别错误 人 对过程/作业不熟悉 77.80% 人 忘记 所占比例 原因归类 失误原因 一、对待失误的两种出发点 第二节 防错原理 1.传统的失误防止方式的观点 人为失误所占的比重很大,这是很多质量学者和公司管理层很早就认识到的.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防止人为失误的主要措施是”培训与惩罚”,即对作业者进行大量的培训,确实,通过培训,可以避免相当一部分人为失误,如对过程/作业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缺乏适当的作业指导所导致的失误.但由于人为疏忽,忘记所造成的失误很难防止,因此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并不怎么成功,但在特定时期也有一定效果. 一、对待失误的两种出发点 第二节 防错原理 2.POKA-YOKE的观点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客户要求的提高,质量标准也越来越高,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零缺陷”的理论,很快成为质量的最新标准,各优秀企业均以此为追求目标.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传统方法可以防止产生失误的人为原因的一部分,而因为人为疏忽,忘记等原因所造成的失误无法靠惩罚和培训消除.日本丰田公司的工程师SHIGE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