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基础培训材料-江苏海安中等专业学校
海安县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教育学习辅导资料之五:
农业基础培训材料
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 吕继敏
第一篇 土壤
第一节 土壤的无机矿物颗粒
一、无机矿物质颗粒的来源
岩石与矿物风化的产物
二、无机矿物质颗粒的组成
(一)土壤中原生矿物组成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作用:土壤的骨骼,风化后释放养分。
1 、石英 2 、长石:钾长石 钠长石 钙长石 3 、云母:黑云母 白云母 4 、
辉石 5 、角闪石 6 、橄榄石 7 、磷灰石
(二)次生矿物——在风化及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黏土矿物)
(1 )次生铝硅酸盐类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蛭石
(2 )含水氧化铁、褐铁矿、氧化铝等三氧化物等
(3 )简单的铝硅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
一般规律:粗大的颗粒 原生矿物为主;细小的颗粒 次生矿物为主
三、土壤矿物质颗粒的化学组成
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①氧和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②植物生
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含量很低。③矿物的化学组成在成土过程中有变化
壤矿物质颗粒的组成
单粒 单个存在于土壤中的大小不一的土粒。
复粒 单粒相互黏结成的集合体。
土粒的分级 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加以归类。
粒级 土粒的大小分级。(大小相似,性质相似)
(一)分级标准(P11 表 1-3 )国际制美国制 卡庆斯基制(苏联)中国
制
(二)各粒级的性质
大小 矿物 养分 比表面 吸附性 黏结性 粘着性 可塑性 胀缩性 石块 大
石砾 大 同母岩 砂粒 大 石英 少 粉砂粒 中 原生、次生 中 粘粒 小 黏土
矿物 多
(三)土壤质地
1 、土壤质地的概念
涂壤机械组成(土壤的颗粒组成) 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重量百
分比组合既颗粒大小及组成比例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 不同
第1 页共8 页《农业基础-土壤肥料》
的土壤机械组成所表现出的性质类型
2 、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国际制 美国制 卡庆斯基制(苏联)中国制
3、土壤质地的改良
具不良性状的 土壤质地:通体沙、通体粘、夹沙、夹粘、倒蒙金
不良土壤质地的改良:客土、增施有机肥、引黄改土、翻沙压淤,翻淤压沙
三)土壤质地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及存在形态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构成特点
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 植物的枯枝落叶,根系
• 施入的有机肥
• 动物残体,微生物残体
(二)土壤有机质的存在形态
1 、机械混合态 7-36%
这部分是指与土壤矿物质呈机械混合方式存在的有机质,通常用超声波加重
液处理可将这部分有机质同土壤矿物质分离开来。
2 、生命体 1.5-3.7%
生命体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种活体,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微生物。
3 、游离态 1%
主要指溶于土壤液体中的多糖、氨基酸和其它有机酸。
4 、有机无机复合态
是指土壤中与矿物质相结合的有机质。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影响因素
(一)矿质化过程 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
最终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
好气条件下 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养分。
嫌气条件下 积累有机酸、醇类等中间物质,形成还原性物质,对植物有
害。
1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复杂有机物 基础有机化合物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降解产物 建造自身的原料
转化为最终产物
2 、分解由组成成分单独进行分解
分解速度:淀粉、蛋白质、单糖﹥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蜡质、
木质素
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
通气、湿度、温度、土壤质地、酸碱性、有机物的种类、状态
第2 页共8 页《农业基础-土壤肥料》
(二)腐殖化过程
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将矿化过程中产生
的中间产物合成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
第一阶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