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概说农业系统农业系统:投入过程产出回馈模式系统要素
農業系統
農業系統:投入過程產出回饋模式
系統要素 內 容 投入 自然要素 日照、氣溫、降水、土壤、地形 人文要素 勞工、資金、政策、制度、農民特性 科技要素 生產技術、運輸技術 過程 犁田、播種、施肥等勞動 產出 提供人類食用的糧食或工業生產的原料以及廢料 回饋 農民將賺取的部分現金再投入農業系統,以提升產品品質
各地區農業類型的選擇
1. 集約與粗放:反映自然與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
型態 每人平均耕地 單位面積產量 環境特性與耕作特徵 代表國家 集約 少 高
(請填高或低) 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大
農業勞動力充足
精耕細作 印尼 粗放 大 低
(請填高或低) 地廣人稀
大規模 機械化 美國 2. 農業系統的運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投入決定農業的類型→農業系統轉變→農業景觀變化。
3. 農業景觀是許多個體決策後的結果。
影響農業區位的要素
農業區位:農業經營者會考慮最適當的位置,以便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市場競爭力,獲得最大利潤,這就是農業區位。
影響各地農業類型的投入要素
1. 自然要素:
自 然 要 素 範 例 氣 候 氣 溫 世界主要農業帶分布在 60°N-60°S 之間
四種作物生長所需的氣候條件 降水量 游牧、放牧多分布於 半乾燥 氣候區 地 形 坡 度 地勢低平,土層深厚→適合農耕
坡度> 15° :難用大型機械耕作,易發生土壤侵蝕
坡度> 30° :無法進行有效率耕作 高 度 氣溫、降水、植被呈垂直分布→農業活動隨海拔高度不同 土 壤 酸鹼性透水性孔隙率 石灰岩地區 透水性強,土層較薄 河流沖積土
黃土 豐富礦物質,透水性佳→適合農作物生長 2. 人文要素:
人 文 要 素 範 例 歷史文化 飲 食 紐澳地區趨向肉食習慣,混合農業、放牧業、酪農業成為主要經營類型 耕作習慣 美國加州自西班牙傳承地中海型農業特色→著名蔬果產地 市場與交通 交通對農業的重要性因產品種類而異:
易腐或具 時效性 的農產品位交通便捷處或接近 市場
榖類或 放牧業 可距市場較遠 政府政策 例子:共產國家的集體農場景觀
政府設置農業改良場、農產品保證收購價格、特定農產品進口保護政策等 農民決策 農民的經驗、態度、思考、知識、能力、性格方法等會影響作物的選擇 ※邱念的「農業區位論」:
假設 距離 為唯一影響因素時,市場距離的遠近影響農民獲利多寡。
距市場愈遠,負擔運費愈高,農民將不太願意投入太多,造成距離市場較近的農地,農業經營較 集約 ,而距離市場越遠的,經營越 粗放 。
各圈帶:
各 圈 帶 說 明 第一圈 鮮乳及蔬菜帶 產品易腐不便運輸 第二圈 林木帶 材薪是當時居民主要燃料,又相當笨重,需近市場 第三圈 六年輪作帶 以輪作和畜肥維持地力,採不休耕的六年輪作制度 第四圈 七年輪作帶 離市場較遠,運費升高,每七年休耕一次,集約度較第三帶為低 第五圈 三圃式農業帶 離市場更遠,運費更高,每三年休耕一次,集約度更低 第六圈 畜牧帶 離市場最遠,運費很高,無法負擔生產成本,故實施畜牧活動 註:如果有河川經過中心城市時,各種農業活動將受影響,轉變成大致和河川平行的帶狀分布
如果農業區中出現一小型地方市鎮,則此地方市鎮的周圍農業活動,亦將出現另一小型的圈帶結構 3. 科技要素:
(1) 科技發展分兩個方面──
生產技術的改進:
a.定義指優良品種的培育、化學肥料及農藥的使用、機械化耕作等。
b.結果
(a) 提高 單位面積 生產量→降低生產成本。
(b) 改變農業活動的生產區位。
c.實例
(a) 育種與 基因 改造:日本稻作延伸至北海道;加拿大春麥向北擴展;臺灣為蘆筍主要外銷栽培區。
(b) 灌溉技術:1960年代中亞沙漠為重要棉產區;以色列的 滴灌 科技節省35%的灌溉用水。
運輸倉儲技術的革新:
a.結果──
(a) 大幅降低 運輸 成本。
(b) 引起農業區位變化。
b.實例──
(a) 荷蘭鮮花行銷世界。
(b) 臺灣中山高速公路完成→田尾和西螺分別發展花卉和蔬菜的專業區。
(2) 綠色革命的負面效應──
綠色革命的定義:是指作物生產整體的改良。透過農業科技培育出適應氣候能力強、抗病蟲害能力高等優點的新品種,並擴大農業種植面積和改進灌溉技術、增加化肥使用率,以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生產量。
地區: 開發中 國家。
負面影響:
a.貧富差距愈大。
b.農機的使用→農村失業人口增加。
c.耕作頻率增加→地力快速衰退。
d.化學肥料大量使用,加速不可更新資源的消耗。
一、單選題
( A ) 1. 遠離臺北、高雄兩大都會區的彰化、雲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