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课中国食品安全与卫生的管理及控制第一课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14-1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取得的成就 面临的问题 改善食品安全的政策措施 §14-1-1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提高食物供给总量、增加食品多样性以及改进国民营养状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食品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行动计划。 一、食品安全水平快速提高 从1983年到现在的二十年间,卫生部对食品安全开展了一系列监测活动,监测结果表明,中国食品卫生平均合格率1982年为61.5%,到1994年上升到82.3%,到2001年,进一步提高到88.6%。其中,粮食、酒类、罐头、食糖、水产品、植物油、乳制品等13类产品抽样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2003年,卫生部对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类239种市售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合格的种类有232种,合格率达到97.1%。卫生部还进行了食品中污染物、添加剂、重金属的专项抽检行动,合格率达到96.23%。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农业部近年的监测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 2001—2003年,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分别为37.5%、16.4%和15.0%,2003年比2001年下降了22.5个百分点。2003年对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结果表明,平均不合格率为2.2%,比2001年下降了31.3个百分点。 在出口食品方面,质量也不断提高。以“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为例,1998年内地运到香港的生猪瘦肉精超标严重,检出率达40%。到2001年降到1.5%,2002年降到0.05%。农业部、质检总局和卫生部联合到日本、韩国、香港的考察表明,出口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约分别为0.4%、0.4%、0.3%。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中央政府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务部和科技部等共同负责。这些部门向国务院报告工作。以上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具体结构和管理范围。 2004年,国务院又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做了重大调整,按照一个监管坏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 产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 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 查处重大事故。 除了以上部门外,还有一些政府机构也参与食品检验和控制。如科技部负责食品安全科技工作;环保局参与产地环境、养殖场和食品加工流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与控制工作等。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三、食品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标准框架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食品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和卫生、农业、质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食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快速进展。 截止到2002年底,食品国家标准累计达到3000多项,行业标准近4000项,包括食品加工及农副产品标准、食品工业基础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等方面。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鉴于标准体系的重要性,从1999年开始,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350项以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科技部门已经会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卫生、农业等部门开展中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 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多年来,在食品标准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采用国际标准的方针,采标率逐步提高。如罐头、啤酒、食用酒精、茶叶、味精、碳酸饮料、婴幼儿系列食品等产品标准,均已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外先进水平。 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 四、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中国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 卫生部门已经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包括食品污染物监测(以化学污染物为主)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以生物性污染和食物中毒为主)。 截至2003年底,农业部门已在全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央行扩宽存准基数 - 广州农商银行.pdf
- 山东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 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doc
- 跨越多个实际科学领域的合作网络与合作- 竞争网络 - 力学进展.pdf
- erp与内部控制制度关连.pdf
- 计划时区和预测时区.ppt
- shamir 秘密共享的密钥分发与恢复算法key distribution and .pdf
- 我国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相关性 - 经济学动态.pdf
- 互联网+与船舶机务管理的融合和展望.pdf
- 女声第94期2011829—94 〖专题〗 疯狂英语李阳被指家暴 ※李 .doc
- 用管道煤气烧一瓶开水的费用 - 蠡中教育信息网-蠡中教育信息网.ppt
- 首钢高炉炉缸热度的分析.doc
- 数字和自动化技术提升财务运营效率 - sapcom.pdf
- 财务报表结构-资产负债表.ppt
- 语素音形提取核心语音单位的起点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pdf
- comparison of classic algorithm for orientation estimation 典型方向 .pdf
- 自编教材酸与碱.doc
-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 江苏生产许可证qs.doc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 三清山旅行社.ppt
- 多agent协同工作的pmas体系结构的研究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pdf
- 上面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nasa spaceflight foru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