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等离子显示.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离子显示

第四章 等离子体显示(PDP);一、PDP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1988年,?富士通,20英寸3色AC型彩色PDP的开发; 1992年,? 富士通,对条状障壁结构的开发,最早开始21英寸AC型全色PDP批量生产; 从此以后,各公司对PDP的开发进入实质阶段 1995年,松下电子工业,26英寸DC型脉冲存储PDP制品化; 1996年,富士通,42英寸AC型全色PDP开始批量生产。;42英寸PDP接收机;PDP覆盖了CRT,LCD,LED及投影器的许多应用领域;PDP覆盖了从30英寸到70英寸的高分辨率显示领域; PDP作为壁挂式高清晰度电视(HDTV)进入千家万户,已成为世界上各大电子公司竞争的又一重点。 21世纪,大部分信息将以数字化方式出现,今后数年内,针对数字电视和大屏幕电视应用市场,彩色PDP还会有一系列的改进和完善,以克服缺点、发挥优势。 ;2、PDP的特征 优点: (1)、主动发光型显示(与LCD比较); (2)、便于实现薄型化(放电间隙为0.1~0.3mm)(与CRT比较); (3)、利用荧光粉,容易实现多彩化、全彩化(与LCD比较); (4)、容易实现大画面平板显示(与CRT比较)。;PDP的优势是薄型,大画面,自发光型,彩色丰富,大视角,响应快,具有存储特性,全数字化工作,受磁场影响小、无需磁屏蔽等。 缺点: (1)、功耗大,不便于采用电池电源(与LCD比较); (2)、彩色发光效率低(与CRT比较); (3)、驱动电压高AC90~150V,DC180~250V(与LCD比较); (4)、目前的价格还比较高(与CRT和LCD比较)。 ;二、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AC型PDP与DC型PDP (1)AC型PDP的结构 ;〈2〉面放电型AC型PDP的结构 由在同一基板上平行布置的2个透明电极(附有汇流电极)和在另一基板上布置的选址电极共3个电极构成。放电发生在前基板一侧,可减轻等离子体对荧光粉的冲击损伤。 ; 前基板上设有放电用的透明电极,透明电极上将附有汇流电极。电极内侧覆有透明介电层。为保护电极还要覆以MgO保护层。该保护层除保护透明电极之外,还有发射电子、维持放电状态、限制放电电流等作用。 ;在后基板上,设有写入用的选址电极,电极覆以白色介电层,再在其上设置条状障壁,该障壁的作用是分???放电空间,并作为放电空间的墙壁。在其上涂覆三基色荧光粉,实现彩色化。 ;通过密封层将前基板和后基板贴合在一起。在贴合的2片玻璃基板间抽真空后,封入惰性气体(发生气体放电时,可产生紫外线的气体),再连接上驱动IC等模块组件,就构成AC型PDP。 ;在玻璃前基板上形成发射电子的阴极。在后玻璃基板上,与前基板阴极相对设有放电用的阳极,以及为限制多余的电子形成的电阻。而且障壁(割断)形成胞状结构来组成放电空间。并在该放电胞内侧,按一定规则配置三基色荧光粉。;(3)DC型PDP与AC型结构的区别: ;〈3〉寿命长短不同,AC型表面覆有保护层,不宜 磨损,寿命长,DC型电极不加保护层而直接 暴露于放电空间,需采取措施提高寿命;;DC型PDP与AC型结构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前者前基板的阴极、后基板的阳极都暴露于放电空间中; AC型PDP保护层所起的作用在DC型PDP中分别由几种部件及材料来承担,这几部分是为放电而发射电子用的阴极、维持放电用的辅助放电胞和限制多余放电电流用的电阻。;2、日光灯工作原理: 在真空玻璃管中充入水银蒸气,施加电压,发生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由等离子体产生的紫外线照射预先涂覆在玻璃管内侧的荧光涂料,使其产生可见光射出。; 3、PDP的工作原理: ;在2块玻璃基板上分别形成互相正交的电极,通过在其上施加电压或定时控制器使放电胞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发光。行电极为扫描电极,在PDP的横向施加电压;列电极为信号电极,在PDP的纵向施加电压。;1、低压气体放电的基本特性: 按辉光放电的外貌及微观过程,从阴极到阳极大致可以分为阿斯顿暗区、阴极光层、阴极暗区、负辉区、法拉第暗区、正光柱区、阳极暗区、阳极光层等几个区域。; 阴极发出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跑向阳极,不断加速,刚开始电子能量很低,不足以引起气体原子激发和电离(阿);随着电子加速,电子能量足以使气体原子激发,产生辉光(阴光);电子使气体原子电离,产生大量离子和低速电子,并不发出可见光(阴暗),位降主要发生在此区域;低速电子加速,引起气体原子激发,形成负辉区。依次还有几个明暗相间的区域。; 正常辉光放电有四个明显的发光区域,负辉区发光强度最大,但发光区域较小,正光柱区发光区域最大,对光通量的贡献最大。 放电时,四个区域不一定全部出现,当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