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汪曾祺
第六讲、汪曾祺 在文学群体、文学流派涌动更迭的80年代,汪曾祺是为数不多很难以归类的作家之一。他并不专注、固定于某一个文学流派之中,而是穿梭于这一时代的“间隙”,按照自己的文学理想写作,表现他熟悉的,经过他的情感、心智沉淀的记忆,从而带给80年代读者一种“新奇”的面目。 一、汪曾祺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二、《受戒》 三、关于《受戒》的“次本文” 四、《受戒》艺术特色 一、汪曾祺的生平及创作道路 1、生平 2、创作道路 1、生平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年秋,汪曾祺进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众所周知,该校师生的教与学,是自由的。汪曾祺就经常晚上看书,白天睡觉,或泡在茶馆里。但该校的制度是刚性的,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汪曾祺本应在1943年毕业,因体育不及格、英文不佳,只得补学一年。对此,豁达的汪曾祺后来曾感慨地说:“我觉得不会外文(主要是英文)的作家最多只能算是半个作家。这对我说起来是一个惨痛的、无可挽回的教训。我已经72岁了,再从头学英文,来不及了。我诚恳地奉劝中青年作家,学好英文。”经过一年的学习,两门功课过关。但这年毕业生要到陈纳德的飞虎队做英文翻译。他未报名,根据学校规定,只能算肄业。因之,他虽在该校学习了五年,并未获得毕业证书。以后,在填各种表格时,他只是写1939年至1943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汪曾祺虽未获得毕业证书,但在校期间,他读书之博之杂,让后人称道,加上受名师熏染,使其打下了丰厚的精神底子。他的大学生活,在其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创作道路 汪曾祺的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纪实的风格化小说,作品中不虚构或隐匿地名,所以读者能够直接的知道他的作品写得是何时何地的风土人情。 80年代之后,文学不再 承载太多的政治功能,读者开始更注重作品的审美性,于是汪曾祺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受戒》的发表引起了文坛的极大地轰动,开创了一代文风。 汪曾祺小说分类: (1)按小说描写地域划分; (2)按时间划分; (3)从情感基调划分; (1)按小说描写地域划分; A:高邮24篇(《鸡鸭名家》、《异秉》、《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 B:昆明9篇(《落魄》、《老鲁》、《职业》等) C:北京9篇(《晚饭后的故事》、《安乐居》、《小芳》等) D:张家口外农科所7篇(《羊舍一夕》、《看水》、《黄油烙饼》等) E:江西进贤县1篇(《小说三篇*迷路》) F:上海1篇(《星期天》) G:地点不明或未点明10篇(《小学校的钟声》、《复仇》、《天鹅之死》、《瑞云》等) (2)按时间划分; A:早期(1940—1948) 代表作《鸡鸭名家》、《落魄》、《老鲁》等。 B:中期(1949—1979) 代表作《羊舍一夕》、《看水》、《黄油烙饼》等。 从1962年到1979年汪曾祺完全停止了小说创作,他被江青指定“控制使用”(即戴罪立功),参与了《沙家浜》等样板戏的编剧。总体上说,在他的创作中期基本上没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创作。 C:晚期(1980—1997) 1980年,汪曾祺迎来了创作高峰。他重新出山的第一篇作品是《异秉》。随后的《受戒》,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轰动。1980年5月至1983年是汪曾祺创作的丰收期 (3)从情感基调划分; A:感情忧伤(《职业》、《幽冥钟》等) B:嘲噱型(由对命运的 无可奈何而转化出一种带苦味的嘲噱,如《云致秋行状》、《异秉》等) C:内在的欢乐(《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受戒》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受业于沈从文,他在创作上很受沈从文的影响。短篇小说《受戒》与沈从文的《边城》有点相似,都是有意识的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 《受戒》刚发表的时候,受到很多赞扬,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其写法与50-70年代人们所习惯的小说写法大相径庭,它也不同于当时的“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这个小说是对自由天性的赞美,对风土人情的热情歌颂,而且写得是“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因此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社会变革等重大事件是脱离的,是超越现实的,所以那时有些批评家就批评这部作品与社会脱节,缺乏鲜明的时代意识。而现在看来当时评论家视《受戒》与社会脱节为缺点的地方,恰恰成为使他现在仍然具有鲜活性,仍然能够强烈的吸引读者,引发读者共鸣的优势 《受戒》内容概要 一 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明子因为家里兄弟多土地少,九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