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里归沧海 山岭千重走剑关(人物简介).docxVIP

江河万里归沧海 山岭千重走剑关(人物简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河万里归沧海 山岭千重走剑关(人物简介)

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所副所长汤立群他生长在江南水乡——浙江富阳。“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此处山水佳绝,孕育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孙权,陶铸了一代文豪郁达夫。一江春水向东流,汇钱塘入东海,每天早晚潮涨潮落,把水里大小沙子洗涤干净、拣选分明。江水在城区几乎90度的河湾,造就了对岸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沙洲,造就了江流宛转绕芳甸的美景——那就是汤立群小时候玩耍、生活的地方。远山近水,碧波蓝天,600年前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核心位置就位于此。从小在水中,看鱼翔浅底、汀上白沙,江天一色,汤立群接受了水与沙的洗礼,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水利情有独钟。现在的汤立群已经是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副所长,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河口治理与保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也是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材料与工程专委会秘书长。谈起他的成长历程,无不与“江、河、山、海”有关,可谓是“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江河为伴沙作魂我国幅员辽阔,大江大河众多,长江、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以其磅礴的气势闻名于世。有江河的地方一定有山,有大江大河的国度一定有巍峨延绵的峻岭高山。从一个流域状如脊背的分水岭到陡峭的山坡到宛如游蛇的河流再到汹涌咆啸的大海,是水利人都要涉足的地方,因为从降水到产流产沙到河道输沙再到汇流输沙入海,每一个不同地貌单元、每一段不同特性的河流都需要弄清其特性、机理与规律,才能驾驭其演变过程,维护生态平衡,造福子孙后代。这是一项十分崇高而又充满诱惑的工作,也是一个十分艰苦富有挑战的行业。汤立群坚定地选择了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即泥沙专业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并与之结下了深深的情缘。1981年8月收到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水文专业录取通知书时,汤立群的心情是激动的,因为农村孩子艰苦的求学终于换来了大学梦,而且是被自己喜欢的第一志愿录取。大学四年,工作两年,汤立群对水利各专业的认识从朦胧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知道选择哪个专业意味着将来的人生之路。1987年考研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即泥沙专业,并且一干就是28年。虽然从事泥沙专业要赴高山深壑取样、要到大江大河测量、要到河口海岸踏勘,但汤立群乐在其中,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感情,从此,成就了他的泥沙情缘,他与江河作伴,他以泥沙为魂。海纳百川壮队伍汤立群一家于2000年9月定居加拿大后,他进入加拿大Dalhousie大学海洋系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出站。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该校海洋系任合作研究员,负责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NSERC)项目和美国航空航天部(NASA)基金项目。在Dalhousie期间,汤立群开发了三重双向嵌套三维海洋数值模型,并发表了系列文章,该模型以其先进性与创新性获得行内认可。2005年2月,汤立群收到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邀请去那里的遥感中心开展科学研究,然而心中那份强烈的泥沙情缘,促使他毅然放弃去美国发展的机会选择回国。通过5年国外的学习与工作,汤立群的思路活跃了,眼界开阔了,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在Dalhousie大学研发的三重双向嵌套模拟技术与我国大江大河河口潮流泥沙模拟结合起来,他深信这样的学科交叉一定能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国水科院泥沙所1956年成立,长期从事河流及工程泥沙及水土保持等方向的研究,人才队伍、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科研成果堪称一流,而河口海岸研究开展相对较晚,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当时正、副两位院长亲自接见,言语中透出厚望,希望他加盟水科院能重组泥沙所河口海岸科研队伍,带领团队在河口海岸泥沙运动及模拟技术等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开展创新研究,提升河口海岸的研究水平。汤立群回国报到就被任命为河口海岸研究室主任。他深知任重道远,几年来他重点抓好研究团队建设、争取资金和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三件事。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在所内挑选了两名业务能力非常强的骨干进河口海岸室;二是亲自打报告给院长要编制,面向国内外招聘毕业生,自2007至2013年间招聘了两名博士和一名博士后,至此,河口海岸研究室科研人员有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人,教高2人,高工2人。2006年汤立群被任命为泥沙所副所长,分管河口海岸研究室,是河口海岸泥沙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从此,形成了年龄有层次、专业布局合理的研究团队,为开展河口海岸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及工程实践提供了人才保证。在争取各类经费资助方面,汤立群积极主动向院领导建议在河口海岸方面与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将加拿大DALCOAST河口海岸预报系统引进并开展合作研究,获得了水利部948计划的资助,于2006年启动。2006年向教育部申请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启动了珠江口黄茅海潮流泥沙二维数值模拟。2007年又申请到国家自然科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