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6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第6章课件

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一、总需求;1、鸟瞰宏观总量分析;讽巍址谩踩颧够封孟饼橱啦瘩钎肖踩给蓖茶茬即粥肉变凹汞檀鸦孔袁伤罚宏观经济学第6章课件宏观经济学第6章课件;2、总需求的定义;3、总需求曲线的简单推导;450线;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向关系。 因为: 如果价格上升,商品越贵,所需交易的现金就越多,支付的金额就越大。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上升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上升,投资水平下降,因而总支出水平和收入水平下降。因此,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反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价格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这种效应为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好的纳税档次,从而增加税负,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 ;4. 由IS-LM曲线推导总需求函数(AD)曲线;若令 4)即总需求函数或AD曲线的函数表达式:;财政政策乘数;AD曲线数学上的斜率;y;5、AD曲线的经济含义;6、总需求曲线的变动;7、扩张性政策对AD的影响;y0 ;AD曲线右移幅度:;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M增加,则AD曲线的斜率变化。那么我们把P看成一个既定的常数,把AD曲线简化为一条直线。 P固定,M增加,kmM/P 下降,AD曲线更加平坦。;LM(P2,M2);作业:作图说明,k,h,d,b的变化,首先导致IS或LM曲线发生什么变化,进而导致AD曲线发生什么变化?;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1.实际货币量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2.利率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3. 价格的效应;4.汇率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5. 货币量与GDP成正比;6. 财政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7. 国外收入与本国总需求同方向变动;8、预期的未来利润与GDP成正比;三、总供给;1、总供给;2、宏观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 假设时间是短期的,在此期间内假定资本存量固定在过去投资所确定的水平上。在短期分析内,所有产量的波动一定反映劳动投入的变化,而资本投入的水平不变。 这样我们有假设3:生产函数是一种短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特征:第一,任何投入数量的增长都将带来产量的上升。边际劳动生产率(MPL=Δy/ΔL),即增加1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为正值。第二我们假定在其他要素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每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随着这种要素使用的增加而下降,也即边际劳动生产率是递减的。;从数学上讲第一特征就是生产函数的一阶条件大于零,二阶条件小于零。 在资本数量和技术状态给定的情况下,我们知道MPL是劳动量的函数,由于MPL的一阶导数小于零,可知MPL曲线是斜率为负的。;潜在(充分)就业量: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机制下,所有愿意参加生产的生产要素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是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4、劳动市场;在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给定的条件下,这样我们得到劳动的需求曲线Ld。如果资本增加,与任何一个劳动量相应的产量水平就会上升,同样劳动的需求曲线MPL也会上升。如图2所示。 当某种技术进步提供了资本存量的效率时,MPL曲线也会上升。 劳动需求函数就与真实工资(负相关)、资本与技术水平(正相关),可以写为 Ld = Ld (w/P, K,τ) 这样产量的供给函数可以写为ys=ys(Ld (w/P, K,τ), K,τ) 表明,在w/P,K,τ的每个水平上,利润最大化企业愿意供给的产出量。 根据生产函数, w/P越高,Ld越低,产量越低。K越高,通过生产函数则产量越高;K越高,对Ld的需求也就越高,也会导致产量增加。技术越进步,产量越高。 ;从数学上推导典型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策原则:;结论1:企业劳动需求函数为:;2)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是家庭因工作得到的实际工资的函数。在微观经济学中大家已经知道家庭必须在供给劳动和享受闲暇之间作出决策。 人们消费商品和闲暇而获得效用,因此人们的效用函数应该表明效用水平与消费水平C正相关,而与人们的工作时间负相关,因为劳动时间长就意味着闲暇时间短: UL = UL(C,L) 当消费增加,效用增加,工作时间增加,效用就减少。;一条无差异曲线表明所有特定效用水平的C和L的组合。;在图4的右图中,斜率为w/P的直线Z表示的就是工人面临的消费和劳动选择。直线Z起于原点,因为如果一个家庭不工作,它就没有收入,也没有能力消费。实际工资的增加明显地将造成直线向更陡的斜率旋转。 把无差异曲线图与工资—消费线合在一起,就可以找到均衡的劳动供给量。;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增加的双重效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