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绸起源的文化契机—中国丝绸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PDF

一丝绸起源的文化契机—中国丝绸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丝绸起源的文化契机—中国丝绸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一 絲綢起源的文化契機— 中國絲綢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說到絲綢,馬上就會聯想到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 明蠶桑絲織的國家。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國人已成功馴化野生 的桑蠶,使其成為家蠶,並利用蠶吐出的蠶絲作為原料,織造 絲綢織物。此後約三千年,中國絲綢開始通過又稱絲綢之路的 海陸貿易通道向外傳播,先東傳至朝鮮、日本,後西傳至中 亞、西亞,直至歐洲。 絲綢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漆、玉、絲、稻都是 中國早期物質文明的代表,當中絲就佔有重要一席;在後期 中國主要的出口商品—絲、茶、瓷中,絲的出口也佔極大比 重;直至20世紀,絲綢仍是中國建立對外貿易和創造外匯的主 要商品。 此外,絲綢還與中國的禮儀制度、文化藝術、科技等範 疇有極大聯繫。因此,中國是蠶桑絲綢的故鄉,蠶桑絲綢是中 國文明的特徵之一,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衣食住行這四大日常生活基本需要中,「衣」排行第 一;中國古代的衣就是絲綢,所以絲綢的地位很高。男耕女織 中的「織」也是指生產絲綢。但中國的絲綢起源於何時?中國 為什麼要發明絲綢?絲綢又是如何發明的? 一、絲綢的起源 關於絲綢起源的傳說,可分成官方和民間兩種。 © 2012 香港城市大學 圖 1 王禎《農書》中的先蠶圖 (周穎:〈絲之源—湖州錢山漾〉,《絲綢》,2006年第6期) 1. 黃帝和嫘祖 官方傳說中,最著名的說法是黃帝元妃嫘祖發明了養蠶 和產絲,就是所謂「嫘祖始蠶」之說。筆者的導師蔣猷龍先生 專門考證過這些傳說,說它初見於宋代學者羅泌的《路史》: 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蠶,故祀先蠶。」到了 • 元代,張履祥《通鑒綱目前編 外紀》也出現了類似的說法: 「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 服,而天下無皴瘃(漢語拼音:cun zhu )之患,後世祀為先 蠶。」(見圖1)。黃帝娶「西陵氏」之女為妻的事迹,在各類史 書上都有記載,其中最重要的載於《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 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這 1 些記載說明,黃帝元妃發明了養蠶,而她原來是西陵人。 © 2012 香港城市大學 一 絲綢起源的文化契機—中國絲綢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對於西陵究竟在哪裏,目前還存有很多爭論。一種說法 是在今四川一帶;長江三峽中有西陵峽,西陵人就是西陵峽 人;四川綿陽市的鹽亭縣便自認是嫘祖的故里,那裏有西陵 山、西陵埡、西陵岩、西陵村等地名,當地政府還特地為此新 建了嫘祖宮和嫘祖陵。嫘祖宮建於鹽亭縣一座燈杆山上,據傳 嫘祖發明栽桑養蠶時,因在野外而常遭鼠害,就用松脂照明, 後來又在山上立杆掛了燈火驅鼠,漸漸成為了民俗。每年農曆 二月初十,當地人都會在新建的嫘祖陵舉辦嫘祖文化節。 另一更為正統的說法是嫘祖出生的地方是西陵國,而不 是西陵峽,位於今日河南省西平縣。理由是當時黃帝住的地方 叫軒轅之丘,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新鄭市,而西陵是個小國,當 時來說就是部落。黃帝軒轅氏當時為部落聯盟的首領,下面統 領着上萬個部落,西陵應當是他所統轄的部落之一,估計位於 以當時黃帝所住地為中心方圓100–200公里內。今日的西平縣 120 距離新鄭市 公里,在西漢時稱為西陵,後來被稱為西平, 直到今天。這個地方建有很多嫘祖祠、嫘祖廟,一直便盛傳是 2 嫘祖的出生地,這說法似乎較四川的鹽亭來得可信。 事實上,在嫘祖之前,黃帝可能被視為養蠶的發明人。北 齊的時候,皇宮外面建有蠶坊,蠶坊內有蠶宮,蠶宮內又有蠶 室;馬路西面有皇后蠶壇,東面有先蠶壇。每歲季春穀雨後, 人們便選定吉日,祀先蠶黃帝軒轅氏。但到北周,人們就開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