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华先生生平-金陵中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仲华先生生平-金陵中学.doc

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 在金陵中学校园内科学馆前的绿树丛中,树立着金中杰出校友、著名的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1917--1992)先生的雕像。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50年代初提出的“吴氏通用理论”在国际上已广泛地应用于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中,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2年,金陵中学设立“吴仲华杯”,奖励在理科学习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同学。 吴仲华,祖籍苏州,1917年7月出生于上海一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曾就读于上海格致中学,1933年16岁时转入南京金陵中学,至1935年高中毕业。 一、民族兴亡,匹夫有责 1935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吴仲华随校南迁。国民政府筹建机械化部队,在湖南开办了交通兵辎重兵学校。为了参加抗日,吴仲华和机械系大部分同学都进入该校,一年多后毕业,在机械化部队短期服役,但该部队并不直接参加抗日,令他失望。吴仲华于1939年回到西南联大继续学习,1940年毕业留校任教。 二、登上科学高峰,学成回国 1943年底吴仲华通过清华大学公费留学考试,与夫人李敏华一起乘船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47年吴仲华以优异成绩获科学博士学位,李敏华也于1948年成为麻省理工航空系第一位女性工程博士。 毕业后,为了取得科研工作经验,他们俩人先后应聘到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美国宇航局NASA前身)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任研究科学家。吴仲华经过两年多努力,1950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径向平衡条件对轴流式压气机和透平设计的应用》,之后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并于当年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上世纪90年代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国际燃气轮机学术大会评论道:在50年代初期,国际叶轮机械界发生了两件大事:计算机的发明和叶轮机械吴氏通用理论的创立,促进了叶轮机械的发展。这两件事又是密切相关,是吴仲华教授开创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数值仿真的先河,从此叶轮机械得到蓬勃发展。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成为敌对国,他们夫妇俩决定再不能为美国军方服务了。当得知我国代表伍修权到联合国做报告时,吴仲华专程前去旁听。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听到新中国代表的声音,吴仲华夫妇十分兴奋,决定回国,为此他们辞去了在刘易斯喷气推进中心的工作,转入纽约布鲁克林大学机械系任教授。1954年8月1日,趁星期日纽约机场的移民局办事处照例关门之机,夫妻二人和两个孩子全家离开美国,以赴欧洲旅游为名,取道英国、瑞士、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前苏联,绕过了大半个地球回到祖国。 三、回到祖国,创新立业 1954年底,他们全家回到了久别17年的北京,李敏华教授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吴仲华应清华副校长刘仙洲教授邀请,到清华大学动力系任教授、副主任。1956年,他在清华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任教研室主任。同年又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任研究员、主任,加强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他一贯重视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实验技术人员,组建了全面合理配套的科研队伍。1957年,他从动力研究室派出了一批科研人员赴前苏联、捷克留学,他们后成长为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研骨干,包括我国宇航科研的领头人。 1957年吴仲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他积极参加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倡议建立动力工程的基础学科—工程热物理学科。同年,新中国第一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他以“燃气轮机的研究”荣获二等奖。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他兼任物理热工系(设3个专业)主任,并创建了工程热物理专业。 四、再次奋进,努力工作 从1958年至文革,吴仲华多次经历了政治运动冲击,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工作几经挫折,但并没有动摇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信念。1980年,吴仲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后李敏华也入了党。 1971年,他恢复工作后身体力行,积极在全国推广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在中国科大举行了全国性的三元流动理论讲习班,亲自讲课,文革后又举办了一次,国内有近百位高级专家、教授参加。他将刚发展的应用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统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计算程序包,全部无私地提供给国内研究所、工厂、高校等,但在与国外合作时,则坚决保密。 他长期去沈阳、西安航空发动机工厂工作,进行发动机改型设计、试验。他讲解三元流动理论、改型设计方法,为工厂、研究所培养了一批人才。 他亲自带领了一个调研小组,从东北到西北、西南、中南调研了航空发动机工厂、研究所等,得出结论:我国需要发展航空发动机,有关部门需要科研合作。确定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内组织力量,航空发动机科研重新上马。 五、文革后百废待兴 迎来了科学的又一个春天 周总理接见他的照片一直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周总理勉励他们夫妇俩多为祖国科研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