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定化填充床催化工艺探究
课题简介及现阶段基础
项目
水相
有机相
底物浓度
ee值
Y
底物浓度
ee值
Y
菌1(颜)
370mM
99%
32.6%
576mM
99%
37.5%
菌2(吴)
500mM
99%
40%
—
—
—
目录
Ⅰ. 生物固定化技术
Ⅱ.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Ⅲ. 固定化填充床连续催化
Ⅳ. 对课题指导意义及展望
Ⅰ. 生物固定化技术
生物固定化技术(immobilized biotechnology),指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重复利用。
Ⅰ. 生物固定化技术
Ⅰ. 生物固定化技术
优越性
增加连续循环反应过程运用,避免反应过程流失,易回收;
增加其稳定性(如热、PH等),对抑制敏感性下降;
适合于工业生产连续化、自动化,过程易控制、调节、简化;
产物易分离,简化提纯、提高利用率,降成本。
Ⅱ.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填充床反应器(Pecked bed reactor)是在固定化技术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反应器。
Ⅱ. 填充床生物反应器
特点
促进反应物接触及分离;
连续解除底物抑制;
无需分离即可实现酶重复利用;
大体积低底物浓度克服底物溶解度低问题;
易自动化控制以保证稳定产品质量和提高酶活稳定性;
适用于长期规模化生产,且且酶颗粒免受强剪应力破坏;
较分批操作具有高效性;
床内酶/底物比率远大于分批操作,使得拥有更高的反应性能.
免除分批操作批次之间停工期、生产力损耗以及结果差异性较大等;
Ⅲ. 固定化填充床连续催化
1. 多酶固定化填充床级联催化(Jin et al., 2013; Dvorak et al., 2014)
Jin等通过原位吸附法将卤醇脱卤酶和环氧化物水解酶固定在珍珠岩上填入两个鼓泡式反应器之中,在空气流速为0.2L.min-1下,得到ee达99%(R)-ECH,Y最大可达26.4%。
. 固定化途径降解三氯丙烷
DhaA31、EchA固定化方法为右旋糖酐聚醛交联PVA—聚乙二醇包埋法。
HheC固定化方法为PVA—聚乙二醇包埋法。
DhaA31
HheC
EchA
10周内底物浓度(FV)为从2.25mM至7.02mM梯度增加;
可以看出TCP(三氯丙烷)至GLY(甘油)转化效率在前两个月内均大于70%;
10周后65.5mmol三氯丙醇转化得到丙三醇52.6mmol,效率为78%。
A
. 固定化途径降解三氯丙烷
2.填充床连续催化最优参数确定
将丙酮丁醇梭杆菌吸附于骨炭之上,填柱,发酵过程中利用中空纤维膜组件原位渗透蒸发回收所需试剂,产物分离后余液循环上柱;
通过对比不同稀释率下溶剂生产能力、收率、乳糖利用率及中空纤维膜通量及选择性指数得出在D(h-1)=0.59时,生产力达到3.5%,收率为39%,底物(乳糖)利用率为97.9%。(Friedl et al., 1991)
单因素法
底物流速(/D)
0.52mL.min-1
将产碱杆菌包埋于海藻酸钙上柱,当苯酚流速(Q)为0.52mL.min-1时,苯酚降解速率常数达到最大值2.14。过低的流速因液膜层存在传质阻力和过高的流速导致底物保留时间不足均导致降解速率下降。(Laudani et al., 2007)
底物流速(/D)
单因素法
将产脂肪酶米根霉原位吸附于聚氨酯泡沫中上柱,甲醇流速为25L/h时,无论第一批次还是到第五批次,其转化率均保持较高。(Hama et al., 2007)
底物流速(/D)
单因素法
在固定化脂肪酶拆分酮洛芬制备(S)-酮洛芬过程中,当外消旋酮洛芬流速为25ml.h-1(D=3.9h-1),初始反应速率达到最大。(Xi and Xu, 2005)
底物流速(/D)
单因素法
底物流速(/D)
响应面设计法
在固定化脂肪酶连续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通过响应面设计得出温度和底物流速对生物柴油产率影响显著,并得出最优T、底物流速及摩尔比率。
2.填充床连续催化最优参数确定
底物浓度
Laudani等利用海藻酸钙将R.eutropha包埋制成固定化粒子,分批操作确定最适初始苯酚浓度,为上柱连续操作做准备。
Xi等将产脂肪酶皱褶假丝酵母吸附在硅胶上填柱,当底物浓度为20mg.ml-1时,初始反应速率最大。
68%
2.填充床连续催化最优参数确定
底物浓度
Quasi-Newton method(拟牛顿法)求出因变量(E)最大化下的最优T、底物浓度、摩尔比率。
固定化方法:以聚氨酯泡沫塑料生物粒子为载体,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内产脂肪酶菌体在粒子上原位生长、吸附,从而达到固定化目的。
右图为固定化粒子形状、大小对甲醇分解速率影响。
2.填充床连续催化最优参数确定
颗粒大小
2.填充床连续催化最优参数确定
H/D
Xi等发现,在保持床体积不变条件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