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二次变电所电气工程初步设计论文.doc

城南二次变电所电气工程初步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南二次变电所电气工程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V Abstract VI 引 言 1 任务书 2 第一部分 说明书 5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 5 第二章 主变压器的选择 5 2.1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5 2.1.1 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5 2.1.2 主变压器的台数的确定 5 2.2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5 2.2.1 相数的选择 5 2.2.2 主变压器绕组的数量 6 2.2.3 绕组连接方式 6 第三章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7 3.1 主接线方案 7 3.1.1 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8 3.1.2 主接线二次方案的几点说明 9 第四章 短路电流计算 10 4.1 电路元件参数计算 10 4.1.1 基准值计算 10 4.1.2 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10 4.2 网络变换 11 4.3 分支系数的计算 11 4.4 转移电抗、计算电抗的求得 11 4.5 冲击电流的求得 12 4.6 短路容量的求得 13 第五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14 5.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14 5.1.1 60KV侧高压断路器得选择 15 5.1.2 10KV侧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16 5.2 隔离开关的选择 18 5.2.1 60KV侧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5.2.2 10KV侧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5.3 互感器的选择 19 5.3.1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0 5.3.2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1 5.4 补偿装置的选择 22 5.5 母线的选择 24 5.6.1 60KV 侧母线的选择 24 5.6.2 10KV 侧母线选择e 24 5.6 避雷器的选择 25 5.7 主要设备表 25 第六章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规划设计 26 6.1 60KV线路保护 26 6.2 主变压器保护 26 6.3 10KV侧线路保护 27 6.4 并联电容器组保护 27 6.5 变压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28 6.6 10KV分段开关备用自投装置 28 第七章 配电装置设计 29 7.1 总的原则 29 7.2 设计要求 29 7.2.1 满足安全净距的要求 29 7.2.2 施工、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29 7.2.2.1 施工要求 29 7.2.2.2 运行要求 30 7.2.2.3 检修要求 30 7.2.3 噪音的允许标准及限制措施 31 第八章 过电压防雷保护 32 8.1 直击雷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32 8.2 避雷针保护对象 32 8.2 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32 第二部分 计算书 34 第一章 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34 第二章 短路计算 34 2.1 元件参数计算 34 2.2 网络变换 35 2.3 分支系数、转移电抗、计算电抗 35 2.4 基准值的计算 37 2.5 冲击电流 37 2.6 短路容量的计算 37 第三章 设备的选择 39 3.1 断路器的选择 39 3.1.1 60KV侧断路器的选择 39 3.1.2 10KV侧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40 3.2 电流湖互感器的校验 40 3.2.1 60KV侧LCW-60型电流互感器校验 40 3.2.2 10KV侧LAJ-10型电流互感器校验 41 3.3 母线的选择和校验 41 3.4 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 42 第四章 过电压防雷保护 43 4.1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43 4.2 两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44 设计总结 45 致谢 46 参考文献 47 引 言 随着电网的规模的迅速扩大,电压等级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部门为适应市场机制,加强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就成为电力经营管理关注的重点问题。发展形式要求城乡变电站尽快实现无人值班。从国内外电网发展的情况看,变电站采取无人值班是电网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电网中。无人值班变电站已从35~110kv扩大到了220kv,甚至向更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无人值班变电站是大势所趋。 在我国,无人值班运行管理不是个新话题,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许多供电局就曾进行过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试点,当时采用的是原苏联的技术,并且风行一时,但后来由于技术的不完善,还有管理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多少地区没有坚持下去。80年代以后,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人们对变电站无人值班认识的提高。郑州、深圳、大连、广州等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无人值班变电站,就据有关资料介绍,到1996年底,全国已有600余座无人值班变电站。而到1997年底已达到1000余座。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发展,原电力工业部和国家电力公司先后颁布了有关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目前有关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