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及面、背诊(完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及面、背诊(完成)课件

面部五脏分区 面部六腑分区 面部其他分区 各区域症状 肝区: 长鱼尾纹和斑 心区: 长横纹(或一道,或两道,或若干道)多为心脏不好。鼻纹多为供血不足 脾区: 颜色异样(或红鼻头)多为脾胃不和 肾区: 发暗肾虚。有红疙瘩是腰酸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侧脸颊有下凹的地方为肾虚,耳朵小肾虚 胆区: 发青 生殖区: 颜色异常发青,多为内分泌失调 大肠、小肠区: 有斑和“沉色”的红点位肝功能不好 各区域症状 胸乳区: 颜色发暗一边对应一边 膀胱区: 发暗、发乌,长痘;膀胱有问题 面诊详细解说 脸上长痣、痦子 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脸上长斑: 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脸上长青春痘: 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全脸青春痘、斑: 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面诊口诀 凡看病,望为先。精气神,最重要。 脏腑位,要牢记。多重影,应分清。 病多端,起气血。面色青,主寒痛。 面色泽,气血充。面色赤,定有火。 赤如妆,乃虚火。面色黑,肝肾见。 面晄白,主虚寒。白无华,是血虚。 面黄泽,为湿热。面黄暗,病肝肾。 额头亮,精神爽。额头暗,有灾殃。 眼有神,无大病。眼无神,精气虚。 眼色红,内有火。眼白黄,病肝胆。 虹膜缺,主脑病。胃环大,有中毒。 黑纵线,是炎症。黑凹陷,伤器质。 皮炎痒,虹周灰。血管硬,白圆环。 虹膜诊,学问大。同心圆,是关键。 多节段,排成环。环环扣,象全身。 眼 为 鱼 , 贵 明 亮。 面诊口诀 鼻光泽,无大病。鼻色青,主寒伤。 鼻色白,主伤血。鼻土偶,胃气绝。 鼻不正,病不轻。鼻有痣,病陷危。 人中明,无大病。泪堂下,宜饱满。 青黑干,主肾虚。夜不寐,多伤神。 沟平坦,性无力。人中疔,主胃火。 人 中 歪 ,命 不 长。 面诊口诀 唇淡红,无大病。唇色白,主伤血。 唇青紫,寒痛瘀。面光亮,为水积。 面黄黑,脂肪肝。耳面焦,防癌症。 面清瘦,宜小心。如无病,必长肉。 十步外,眉目清。无重病,必长寿。 部位明,五色清。 知色克,可万全。 面诊口诀 压力区 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若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 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心脏区 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 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 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肺区 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 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 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胸乳区 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 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 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 肝区 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 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可能是脂肪肝。 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 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 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 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 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 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中医基础 一、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医学主要是以脏象经络为主,包括: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气血精液等学说。其中,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 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 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 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界自然环境相统一。 脏象经络: 经络——是沟通人体内外,运行气血的通路。 气血=元气 1、濡养全身五脏六腑; 2、推动五脏六腑营养的正常运化; 3、抵挡外邪(免疫能力); 脏腑和经络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