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之辨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学之辨证课件

第四章 外科疾病的辨证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课前思考题 1、何谓辨病,如何辨病? 2、何谓辨证,外科疾病诊断为何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简述四诊在外科的应用 3、你所知道的辨证方法有哪些?外科辨证方法包括哪些? 4、如何理解阴阳辨证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5、简述部位辨证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课前思考题 6、如何理解经络辨证? 7、外科疮疡分期辨证为何? 8、局部辨证包括哪些内容? 9、临床如何辨肿、脓、痛、痒? 辨证 辨病 阴阳辨证 部位辨证 经络辨证 分期辨证 局部辨证肿痛痒脓等 疮疡的善恶、顺逆 辨病 辨病:疾病的现象、本质及变化规律 疾病:发生、发展、预后 (中医、西医) 中医发展的需求(病名消失) 医学现状需求 (中西医交流) 临床的需求(治疗疾病的需求) 如何辨病 全面细致的诊察 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具备西医学相关知识 辨病程序 详询病史 全面体检 注重局部 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四诊合参、综合分析 外科疾病辨证类型 八纲辨证 病因辨证 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 病位辨证 分期辨证 局部辨证 辨善恶顺逆 外科疾病的辨证特点 外科疾病的特点 直观性 可见性 局部有一定形态 全身症状、体征+局部症状、体征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有头疽 乳痈 瘿 臁疮 蛇窜疮(带状疱疹) 银屑病 阴阳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张山雷《疡科纲要》中提出“疡科辨证,首重阴阳” 辨证要点 发病缓急 病位深浅 皮肤颜色,皮肤温度 肿形高度,肿胀范围,肿块硬度 疼痛感觉 脓液稀稠 病程长短 全身症状 预后顺逆 阴阳辨证注意点 局部与全身 乳疽 辨别真假 流注 消长与转化 瘰疬、有头疽 半阴半阳证 部位辨证(外科三焦辨证) 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心得派 高锦庭 上部 头面、颈项、上肢 — 风温、风热 中部 躯干 —气郁、火郁 下部 臀部、会阴、下肢—寒湿、湿热 经络辨证 生理状态:沟通上下、联接内外、运行 气血 局部测知脏腑 经络气血多少测知疾病转归 引经药 十二经络气血多少歌诀 多气多血经须记,大肠手经足经胃。2 少血多气有六经,三焦胆肾心脾肺。6 多血少气心包络,膀胱小肠肝所异。4 选自《针灸大全》,明·徐凤编撰。 脏腑辨证 病因辨证 分期辨证 疮疡 初期辨证 中期(成脓期)辨证 后期辨证 皮肤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课前思考题 8、局部辨证包括哪些内容? 9、临床如何辨肿、脓、痛、痒? * * 脓质稀薄或纯血水 脓质稠厚             脓液稀稠  不痛、隐痛、酸麻或抽痛 疼痛剧烈            疼痛感觉 软硬适度,溃后渐消          根脚收束             形势高起             灼 热             红活焮赤               皮 肉   急性发作             阳 证 阴 证 慢性发作 发病缓急 筋 骨 病位深浅 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颜色 不热或微热 皮肤温度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肿块硬度 根脚散漫 肿胀范围 平塌下陷 肿胀形势 肉芽苍白或紫暗 肉芽红活润泽           溃疡形色 易消、易溃、易敛,多顺      病程比较短                        舌红苔黄脉有余 初期常伴形寒发 热、口渴、纳呆、 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溃后溃后渐消             阳 证 阴 证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 伴虚寒症状,酿脓时 有虚热症状,虚象更 甚 全身症状 舌淡苔少脉不足 舌苔脉象 病程比较长 病程长短 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预后顺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