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是怎样被摧毁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年,日本是怎样被摧毁的?

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签订,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故意打压日本经济,致使日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萧条,即所谓“失去的十年”。 这事得分开看:美国故意采取弱势美元的事是有的,打压日本是不可能的,想借此摧毁日本经济,就算美国有这个实力,日本人也不会这么傻。 签订《广场协议》的也不仅日本一家,还有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大家都在力挺美元,唯独日本遭殃。 日本遭殃的原因只有一个:日本本来就该遭殃。 《广场协议》签订那一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127亿美元。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提高日本、联邦德国和英国的货币购买力,同时促进美国出口。五国一致认为,应该通过“国际协调干预”,稳步推进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升值。 难能可贵的是,各国没有忽悠,会后立即抛售美元回购本币,日元、马克、英镑汇率应声而涨,《广场协议》宣布后几个小时内美元卖单扑面而来,愣是持续了两年多。直到五国不得已在1987年再聚首,签订《卢浮宫协议》,才阻止了美元跌势。 英、法、德、日之所以同意美元贬值,不是顾全江湖道义,大家都不傻,美国经济长此以往会深陷泥潭,老大衰了,小弟们不会有什么好处。 与英、法、德相比,日本付出的并不多。 只是,此时日本经济自身已经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在美元贬值后这些问题暴露得更为充分,而《广场协议》则是直接诱因。 而且,与通常的想象并不一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本经济先抑后扬,绝非被直接打压到谷底。 1986年,日本为应对国内经济下滑预期,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年内连续5次下调央行贴现率。从1986年年底起,日本开始了连续5年的“平成景气”,至1991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美国,GDP总值占世界13%。 当时,你要是说再过5年日本经济即将衰退,而且至少要衰退10年,估计日本人敢跟你玩命。 简单地说,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流动性异常充足,注意,这里说的是“异常充足”,不是一般充足,日元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在汇市是强势货币。遗憾的是,自封太阳神之子的民族当时并没有美国那样高的创新水平,Sony、三菱重工等老牌企业也没能拿出足以吸引世界或者国内消费者眼球的产品。 日本人把这种充足的流动性用于金融市场,自此日本的房地产、股市一飞冲天。1985—1989年日本股市总资产从242万亿日元飙升至630万亿日元,增值额几乎相当于一年的GDP总额;全国地价上升了84.2%,土地资产增值数量是GDP的3.7倍。 日本人还充分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大量购买美国、韩国、东南亚的房地产,就连美国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都被日本人买走了。对二战期间被美军占领本土的日本人来说,那叫扬眉吐气。 日本国际航班上坐满了去欧美购物的人,资产升值给日本人带来了巨额财富,普通人去欧美转转,买个LV包,大概不是很难。 这哪里是“失去的十年”?日本人很得意,20世纪90年代将是日本的年代,太阳将永不落山! 日本人骄傲地说:Japan is No.1! 真的是这样吗? 是吗?不是吗? 日本当时金融市场的状况还有个学名—泡沫。 日本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种泡沫很可怕,并准备着手控制。1989年12月25日圣诞节,日本央行总裁三重野康宣布要戳破泡沫,东京股市应声下跌2000点。 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这没什么,泡沫破了可以继续新的泡沫,可以继续忽悠,创新就是这么忽悠出来的。 那是对健康的经济体来说的,可是,日本经济不健康。 泡沫对日本经济而言,好比一个垂死的老人突然被注射了兴奋剂,诚然可以回光返照,但结果往往是马上就去世…… 1990年10月,日本第二大地方信用合作社—千叶信用合作社宣布倒闭,太平洋银行与其他11家小型银行同时发生挤兑; 1990年11月东京股市跌破20000点 …… 接下来的事情告诉我们,在泡沫破灭过程中,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1991年6月,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头条爆料,大藏省规定野村、日兴、山一、大和四家最大的日本证券公司以招待费名目填补大客户损失,几乎涉及所有的日本大企业和公立财务集团; 1991年9月,日本日光证券、野村证券被曝涉嫌与黑道山口组老大石井有染,非法挪用公司资金资助山口组; 1991年11月,住友银行几乎所有高管因涉黑被捕; …… 公众对市场的信心崩溃了。 1991年11月20日,日本央行公开宣称进场护盘,日经指数反弹至25000点以上。此时,政府再大的动作也不过是令市场昙花一现,何况日本金融界丑闻远未结束。 1991年12月,富士银行勾结山口组黑道人物伊东成立信用合作社,非法吸储2500亿日元后,伊东卷款潜逃,同时还查实富士银行对伊东放款高达7000亿日元,两者总共给富士银行造成了1兆以上日元的坏账。 兆,这个数量单位在全书中只有在日本银行业问题上涉及,即使日元汇率再低,坏账坏到兆这个级别,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12月2日,花旗银行爆料,日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