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退火工艺和腐蚀预处理对铝箔发孔性能的影响.pdfVIP

.最终退火工艺和腐蚀预处理对铝箔发孔性能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机》最终退火工艺和腐蚀预处理对铝箔发孔

第 20 卷第 11 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0 年 11 月 Vol.20 No.11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Nov. 2010 文章编号:1004-0609(2010)11-2199-07 最终退火工艺和腐蚀预处理对铝箔发孔性能的影响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刘建才 , 张新明 , 陈明安 , 朱 兵 , 唐建国 , 刘胜胆 (1.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 2. 中南大学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沙 410083) 摘 要:通过极化曲线测试铝箔的腐蚀电位,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观察铝箔腐蚀发孔后的表面形貌,探 讨最终退火工艺和酸碱预处理对高压电子铝箔腐蚀发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铝箔在经不同温度 (470~560 ℃)和不同时间(0.5 h~4 h)的最终退火处理时,当铝箔经 500 ℃, 1 h 退火后,各种有利于发孔的元素扩散 到铝箔表层、富集并且均匀分布,此时的发孔效果最好,继续升高退火温度和延长退火时间反而会使发孔变得不 均匀;发孔前碱处理能适当减少铝箔表面的氧化层,酸处理则将 Cl−引入铝箔表面,酸+碱清洗使铝箔的腐蚀电位 降低,促进铝箔的腐蚀发孔,腐蚀后的发孔面积和密度比未经预处理的大,发孔更均匀。 关键词:高压电子铝箔;最终退火;预处理;腐蚀;发孔 中图分类号:TG146.2; TG 113.2 文献标志码:A Influence of final-annealing and pretreatment before etching on pitting ability of aluminum foils LIU Jian-cai1, 2, ZHANG Xin-ming1, 2, CHEN Ming-an1, 2, ZHU Bin1, 2, TANG Jian-guo1, 2, LIU Sheng-dan1, 2 (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Non-ferrous Met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al-annealing parameters and pretreatment before etching on the etching ability of the high voltage aluminum foils was investigated. The distribution of pits and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fter etching were observed by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galvano-chemistry performance of f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