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床成因研究毕业论文
目 录
1、 前言 1
1.1 问题的提出及依据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地理位置与交通 1
1.4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2
1.5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2
2、 区域地质概况 2
2.1 地层 3
2.2 构造 3
2.3 岩浆活动 4
2.4 区域矿产分布 4
3、 矿区地质 4
3.1 地层 4
3.2 矿区构造 5
3.3 岩浆岩 5
3.4 混合岩化作用 6
3.5 磁异常特征 7
4、 矿床地质 7
4.1 矿体特征 7
4.2 矿石质量 9
4.3 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 11
5、 矿床成因 12
5.1 成因分析 12
5.2 成矿规律 15
5.3 找矿方向 21
6、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前言
问题的提出及依据
通过对成因的分析总结,对把握矿床成矿机制,以及时空上的产出和分布特征有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矿床成矿规律,进而利用成矿规律指导预测、找矿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线索和依据。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地质特征,如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地球物理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等,可作为矿床成因研究的主要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千马铁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研究结矿区内的成矿物质来源、控矿构造、地壳的演变过程、成矿规律和矿体的形成过程,为矿山下一步的生产勘探工作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位置与交通
千马铁矿位于河北省秦青龙满族自治县拉马沟村,北距县城约3.7km,隶属青龙县青龙镇。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往青龙县城,交通便利,见图1。
图1 交通位置图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自然地理
矿区地处,中低山区,海拔高度270~474m,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形坡度较陡山谷呈“V”,山顶呈圆锥形地貌类型单一。山上有荒草、灌木等,植被发育。
本区四季分明春季风沙较大,夏季多雨,秋季多风冬季寒冷干燥属大陆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744mm,(最小475mm,最大1128.8mm),降雨量集中在7~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年平均蒸发量达1528mm。无霜期约171天。年平均气温8.9,月平均气温以一月最低,八月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29.2,最大冻土深度1.09m。封冰期为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
经济条件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有玉米、谷类、豆类,经济作物有苹果、梨、板栗、核桃等。区内矿产以铁矿为主,次为金矿,采矿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矿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运输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力相对富余。电力充足。
本区地质工作开展较早,尤其是1958年以来,先后有地质队、地质院校及科研单位在区内进行过工作,获得了较系统的地质矿产资料。
1、1970~1974年河北区测大队开展了120万山海关幅区域地质测量,对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进行了系统工作,取得了较完整的资料,为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地质资料。
3、1989年青龙县地矿局对包括本区在内的青龙县矿产资源进行了系统汇编。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燕山台褶带之次级构造的山海关台拱西南边缘。出露主要地层为太古迁西群、单塔子群。迁西群划分上川组、三屯营组、马兰峪组,位于迁西迁安县西北部。单塔子群位于本区及迁安县以南广大地区,两群地层是冀东沉积变质铁矿主要含矿层位。
地层
迁西群:
是一套麻粒岩相变质的上壳岩系,由于构造变动、重熔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在许多场合下这套地层被搞得支离破碎。
单塔子群:
是本区基底地层,由一套中-浅变质岩系组成。岩性以黑云变质岩、角闪变质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为主,夹少量钾长石变粒岩、绿泥片岩、碎裂状石英岩夹磁铁石英岩、角闪磁铁石英岩。
元古界地层:
是本区盖层,分布矿区北、西北地区,与铁矿无成因联系,构成本区丘陵地貌。岩性为一套浅海相沉积岩,即石英岩状砂岩,含燧石条带白云岩、泥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等。
古生界地层:
分布于矿区北5公里的武山及以西地区,形成低山地貌。岩性有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砂质页岩夹煤层。
第四纪地层:
分布本区及以南广大地区,厚度10-120m不等。上部为粉质细砂层。中部为粗砂砾石层,夹砂质粘土层,底部有粘土层,常见与白庙子组地层直接接触。
构造
本区位于山海关台拱西南,经历五台、吕梁、燕山等多次构造运动,地层褶皱强烈,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褶皱及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断裂。
褶皱构造:
由于早期构造运动使北东太古界地层发生褶皱,轴向近南北,轴面向西倾的紧密同斜倒转褶皱。晚期构造运动使褶皱轴向呈东西、西北倾的开阔褶皱,出露岩性为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保留有原岩(变质岩类)残留体。
断裂构造:
区域上的东西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校园无线局域网信号覆盖论文.doc
- 校园新闻报表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doc
-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论文.doc
- 校园园区网规划设计方案论文.doc
-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设计论文.doc
- 校园噪声污染的研究论文.doc
- 校园主要功能网络设计论文.doc
- 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论文.doc
- 殷钢冷却板冷却微流道电火花加工研究论文.doc
- 榆林学院工业厂房设计计算书论文.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