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2014~2016年出土的石制品-兽类学报.PDF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2014~2016年出土的石制品-兽类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2014~2016年出土的石制品-兽类学报

第 37卷 第 4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7, No.4  2017年7月 QUATERNARY SCIENCES July,2017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7.04.10 文章编号 2017)0477811 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 2014~2016年出土的石制品 ① ② ③ ③ 董 哲  裴树文  盛锦朝  金泽田 ① ② ② 宫希成  吴秀杰  刘 武 (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肥 23006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① 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 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东至 247200) ③ 摘要  安徽东至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6年,因出土丰富的直立人化石、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而备受学术界 关注。本文对 2014年至2016年在洞口外发掘出土的54件石制品进行报道,意在揭示直立人在该遗址生存的技 术特点和适应行为。华龙洞发育在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内,由于后期的坍塌,洞口外和洞口内均保留丰富的堆积 物。石制品原料取自周边岩石内的脉石英和磨圆度较高的石英岩和燧石砾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以及各类剥片和修理石器产生的碎片和断块等;石制品个体以小型居多。硬锤锤击法为剥片主要方法,砸击法次 之。石器类型主要为刮削器,此外还有尖状器。石制品组合总体显示早期人类的模式 1工业类型。哺乳动物化石 组合和初步铀系的年代测试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中更新世中后期。两件石制品的拼合现象 和多数动物骨骼表面的砍砸和割切痕迹显示,华龙洞为一处直立人多功能的生存和活动遗址。对遗址的进一步 发掘和研究对探讨中更新世中国直立人演化、迁徙和技术演化模式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  石制品 模式 1工业 中更新世 直立人 华龙洞遗址 中图分类号    K878,K8762    文献标识码   A 古研究所对华龙洞进行了发掘,在上部粘土堆积物 1 引言 出土 1枚人类牙齿和 2件头骨残片化石、100余件   安徽省是中国古人类演化、扩散和技术发展研 [6,7] 石制品、20余件骨器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2013 究的重要地区,以发现多个人类化石地点和大量旧 年 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石器遗址群而为学术界所关注[1~4]。近年来,东至 (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对华龙洞进行考察并 县华龙洞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得该地点成为 初步观察了在华龙洞 2006年发现出土的动物化石 研究直立人演化、技术特点和生存行为的重要遗 和人类化石,动物骨骼中牛(Bos)占绝大部分,鹿 [5,6] 址 。 (Cervus)次之,其他动物有剑齿象(Stegodon)、犀牛 华龙洞遗址处于长江下游偏西地带,位于安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