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式加热炉 2
发热值 计算 燃料油发热值 1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kg。(1)根据燃料油元素组成(质量百分数)计算:高发热值: 低发热值: (2)根据燃料油的相对密度计算:(3)由燃料油相对密度指数及含氢量计算(2-6)~(2-11)式 2-2 理论空气量与过剩空气系数?按化学反应的需氧量而供给的空气量。?液体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C+O2─→CO 燃烧1kg碳需用氧=2.67 kg H2+O2─→H2O 燃烧1kg氢需用氧=8 kg S+O2─→SO2 燃烧1kg硫需用氧=1 kg燃烧1kg燃料由空气供给的理论用氧量为:燃烧1kg液体燃料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为:?气体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用量: 过剩空气系数实际入炉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表达式 过剩空气系数太大,入炉空气量多,相对降低了炉膛温度和烟气的黑度,影响传热效果。在加热炉的排烟温度一定时,过剩空气系数大则排烟量大,使烟气从烟囱带走的热量多,增加了热损失,全炉热效率降低。过多的空气还会使烟气中含氧量高,加剧炉管表面的氧化腐蚀,缩短管子的寿命。 减小过剩空气系数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保证燃料完全燃烧。 影响过剩空气系数的因素燃料性质 燃烧器的性能 炉体密封性能加热炉的测控水平 烟囱挡板 过剩空气系数的确定自然通风式燃烧器 烧油 =1.30 烧气 =1.25预混式气体燃烧器 =1.20强制通风式燃烧器 烧油 =1.15~1.20 烧气 =1.10~1.15由烟道气组成分析结果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时: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 2-3 加热炉热效率与燃料用量 热效率表示方法 热效率计算?热效率 供给的能量中只包括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和燃料、空气及雾化蒸汽带入的显热。损失能量包括排烟带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综合热效率 供给的能量中还应包括外界供给体系的电和功。 热效率计算正平衡法 反平衡法 若忽略燃料、空气、雾化蒸汽带入的显热,全炉热平衡方程为: 各种热量确定方法: 根据过剩空气系数和烟气出对流室的温度由图2-2查得; 、 在设计加热炉时可以不考虑这两部分损失。 一般变化不大,立式炉和圆筒炉约为0.02~0.05,其中 辐射室为0.01~0.03, 对流室为0.01~0.02。 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的因素烟气带走的热量 炉子散热损失 不完全燃烧损失 与过剩空气系数和炉子排烟温度有关。 烟气带走的热量越多,炉子散热损失和不完全燃烧损失越大,加热炉的热效率越低。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主要措施采用高效、大能量的燃烧器,提高燃烧质量;监控烟气中的氧和一氧化碳含量,降低过剩空气系数;增设空气预热器或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余热;对流室采用钉头管或翅片管,设置自动吹灰器,强化对流室的传热过程,使之多吸收热量;采用低传热系数的耐火绝热材料,降低炉壁散热损失;加强堵漏,减少漏入炉膛的空气量;采用计算机或数字控制仪进行最佳燃烧控制。 加热炉热效率的测定标定测定(1)用干球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作为基准温度;(2)测量各种被加热介质(油料、过热蒸汽、余热锅炉工质 等)在体系入口处的流量(包括油料汽化率)、温度和 压力,以计算有效热量;(3)测量燃料的低发热值,以及燃料、空气和雾化蒸汽在体 系入口处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以计算供给热量;(4)测量烟气离开体系时的温度,并进行烟气组成分析,以 计算排烟损失;(5)测量炉外壁、风、烟道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FCS组态.ppt
- 第四章+聚类-20141008.ppt
- 第四章 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2010.ppt
- 第四章-硼族元素.ppt
- 第四章-玻璃.ppt
- 第四章_Z变换.ppt
- 第四章_动态电磁场基本理论与准静态电磁场.ppt
- 第四章FANUC系统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编程.ppt
- 第四章1液压与气压传动(方向阀).ppt
- 第四章_托收.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