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入恢复室之即刻护理-AnesthesiaAnalgesia台北医学大学附设.pptVIP

病人入恢复室之即刻护理-AnesthesiaAnalgesia台北医学大学附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人入恢复室之即刻护理-Anesthesiaamp;Analgesia台北医学大学附设.ppt

大綱 壹.麻醉科管理作業程序書 QP-5100-001 貳.恢復室與病房運送標準作業流程 A14-W1-5100-001 參.恢復室記錄 F-5100-006 肆.門診病患手術麻醉後注意事項 F-5100-022 伍.恢復室照護指引準則 壹.麻醉科管理作業程序書 QP-5100-001-麻醉科管理作業程序書.doc 內容摘要: 1.所有排程手術病人名單,都要在前一天16點前呈現於手術排程上。 2.麻醉諮詢流程 3.麻醉執行前的準備 4.病人由等候區帶入開刀房時,要依「病人辨識作業程序書(QP-J100-009)」重新核對病人,才開始進行麻醉。 5.手術中需監測儀器及「麻醉紀錄單(F-5100-005)」的紀錄:術中由麻醉科技術員每5分鐘紀錄一次病人的生命徵象,其他術中監測項目則15分鐘紀錄一次如血氧濃度,ETCO2等等,此紀錄單張為複寫聯,一聯歸於病歷一聯交由麻醉科內存檔,一定年限後銷毀。 6. 手術結束: 6.1拔管條件 6.2. 搬運病人需注意事項 7. 病人入恢復室之即刻護理(包括門診、住院病人) 8. 病人轉出:病人在下列情況下由恢復室轉出到病房,加護病房等,或者出院,界定謂之。 8.1.1 情況一:轉出到一般病房 8.1.2 情況二:轉出前突發意識消失之處理 8.1.3 情況三:轉出到加護病房 9.門診病人出院 10.需於術後照射X光的病人則和病房護理人員電話交班後,再由傳送人員陪同病人至放射科,完成檢查後再送回病房,若必要時恢復室人員亦需陪同檢查。 11.運送病人回病房 12.術後訪視 貳.恢復室與病房運送標準作業流程 內容: 1.病人於手術室內會有多次轉換床之機會,分別為: 1.1進入手術室由病房推床移至手術室推床。 1.2進入手術房間由推床移至手術臺。 1.3手術結束由手術臺移至推床,送到恢復室。 1.4於恢復室由手術室推床移至病房推床。 1.5回病房後由病房推床移至病床。 2.由於多次轉換床易發生意外,故需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病人安全: 2.1病人在手術房間內由麻醉科工作人員,連接上生理監視器開始,就算麻醉科開始負責。 2.2移動病人前需將兩張床靠攏,移去中間物品,並固定之。 2.3檢視病人身上所有管路,如靜脈注射、導尿管、引流管等固定之並確定無牽扯與壓折。 2.4可自行移動之病人工作人員需在病人兩側協助換床。 2.5需搬移之病人則由手術室護士、麻醉科護士、外科 醫師分別位於病人四周,共同出力水平搬移病人換 床。 2.6再次檢視病人身上所有管路,固定之並確定無牽扯 與壓折。 2.7推床移動前需將兩側床欄拉上並固定之,病人四肢 與身上管路均不可超出推床。 2.8一旦至定點時就要將床四角固定不能移動。無論在 何時何地均需注意病人之安全為首要。 3病人入恢復室之即刻護理(包括門診、住院病人): 3.1基本監視裝置: 3.1.1接上氧氣鼻導管或氧氣面罩,調整氧氣面罩流量為6-10 L/min或氧氣鼻管 2-3 L/min(導管或面罩採個人拋棄式)。 3.1.2檢查靜脈導管及點滴是否通暢。 3.1.3接上血氧飽和監測儀。 3.1.4接上非侵入性血壓計;每隔三~五分鐘自動量一次。 3.1.5接上心電圖。 3.2病人體位的維持:先確定病人有無禁忌姿勢,例如:接受脊椎麻醉病人不宜半坐臥。其餘盡量採半坐臥式。 3.3給予烤燈或溫毯。 3.4交班 3.4.1麻醉人員交班:包括過敏史、麻醉史、麻醉方式、術後疼痛、侵入性監視裝置、輸液量/尿量/引流 管量/估計滲出量(紗布)…等。 3.4.2手術室人員交班:包括手術式、引流管及位置、 傷口情況等。 3.5「恢復室記錄單(F-5100-006)」之記錄,此紀錄單張為複寫聯,一聯歸於病歷,一聯交由麻醉科內存檔,一定年限後銷毀。 3.5.1生命徵象每5分鐘記錄一次。 3.5.2疼痛評估,每15分鐘記錄一次。 3.5.3生命徵象異常,嚴重程度病人,須即時監測並記 錄。 3.5.4所有經過麻醉的病人,須記錄體溫。 3.5.5記錄輸血量/輸液量,尿量/引流量。 3.5.6「麻醉科服務品質管制記錄(F-5100-007)」之填寫:此單張於病人送出恢復室後由麻醉科內自行存檔並於 每個月將特殊病例提出作討論。 3.5.7恢復室護理人員於病人送出前需檢查「手術同意 書(F-8500-001)」、「麻醉同意書(F-8500-002) 」,醫師是否已簽名…等。 3.5.8觀察時間: 全身麻醉病人,至少觀察一小時,超過二小時,情 況仍不穩定者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