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工艺管理,保障供水安全.ppt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规范工艺管理,保障供水安全

规范工艺管理 保障供水安全 王晓明 2014.4.29 安全供水的重要意义 安全:有家为安,有人为全。以人为本;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大于天。 生存发展之根本:没有利润的企业无法生存;没有安全的企业无法稳定发展。(竞争、利润、标准、安全) 社会责任之根本:社会服务、社会基础、社会民生之职责。食品、空气和水。 在这个稀缺淡水资源的国家里,过去三十五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质的噩梦。 主要内容 水源水质与传统处理工艺 常规运行工艺管理 水质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 自动化与信息化 一、水源水质与传统水处理工艺 水源水质 近年来,我国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频发,2005-2010年报经环保部门处理的事故每年平均多达140多起。2011年对900余起污染事故案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出现频率较高是石油类、农药类、重金属、藻类、致病微生物等50多种(类)污染物,但目前尚没有这些污染物的应急监测方法,对于污染物不明确的突发事件,也缺乏污染物快速筛查技术。 黄河下游水源水质 山东省河段主要超标项目: 氨氮、亚硝酸盐、CODMn、CODcr。CODMn在丰水期超标;氨氮超标在平枯水期为主;BOD5在平枯水期超标。总体在Ⅲ类水以上。微污染水源。 引黄水库: 低浊度、高营养盐(水体浅、富营养化)、高有机物(石油类)。有机物、无机物、有害生物并存。水中藻类(蓝藻、绿藻)和藻毒素、嗅味物质(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总氮、溴化物、高锰酸钾指数较高。隐孢子虫和贾地鞭毛虫有检出。 夏季高藻、冬季低温低浊。 传统水处理工艺的起源 19世纪,欧美一些国家由于排出的污水、粪便和垃圾等使地表和地下水源受到污染,造成霍乱、痢疾、伤寒等水传染病的多次大规模的爆发和蔓延,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些惨痛教训,导致了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的诞生 传统水处理工艺特点 主要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颗粒。部分去除色度、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以及铁锰形成的胶体络合物,同时也能去除一些放射性物质、浮游生物和藻类。 主要技术方法:通过投加电解质,消除静电斥力和水化膜作用,通过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和接触沉淀等作用,使水中胶体颗粒及细小的悬浮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碰撞沉淀去除。 传统供水工艺设施 一般水厂净水工艺流程 源水-→取水泵房(投混凝剂、前加氯预氧化) -→混凝-→沉淀-→过滤(后加氯消毒)-→清水池-→送水泵房-→城市管网(自来水) 排泥水的处理工艺 天然水中的杂质 水中的杂质: 按照其化学结构划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水生物; 按照尺寸大小区分:悬浮物(显微镜可见1——10μm;肉眼可见物100μm——1mm)、胶体(超显微镜可见10——100nm)、溶解物(电子显微镜可见0.1——1nm低分子、离子) 水中胶体颗粒物的组成与性质 亲水胶体颗粒:蛋白质、碳氢化合物、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大分子形成的胶体。 发生水合现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容易沉淀析出。 憎水胶体颗粒:黏土、矿石粉等无机物形成的胶体。通常带负电荷。 含量高,引起水的浊度、色度。容易附着有机物、微生物。主要处理对象。 微污染水的强化常规处理工艺 强化混凝,降低出水浊度.(CIO2) 调节进水PH值,去除有机污染物. 减少消毒副产物量. 发挥滤料的生物作用. 其他工艺:生物氧化去除氨氮、臭氧活性炭吸附、超滤膜组合. 二、常规工艺运行管理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混凝工艺运行的管理 混凝的目的:投加混凝剂,使胶体脱稳。电性中和、吸附架桥、网捕卷扫。 常用混凝剂:铝系(PAC\PAS)、铁系(PFC\PFS)、复合型高分子(PASIC\PFSIC) 主要构筑物:网格栅条絮凝池、折板絮凝池 混凝效果的控制:GT值104——105,流速、时间。 流速:异波折板0.25—0.35m/s;同波折板0.15—0.25m/s;平行折板0.1m/s。 混凝剂投加的控制:采用自动投加。自动控制:现场模拟实验法、有数学模型法、特性参数法(流动电流检测器、透光率脉动法)。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水温影响:(无机盐混凝剂水解吸热、粘度大、水化作用强、PH值提高),主要通过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丙烯酰胺0.0005mg/L)。 (2)碱度和PH值的影响:絮凝作用: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去除色度和浊度的PH值不同,对高分子混凝剂PH值影响小。碱度低影响混凝剂的水解。 (3)水中悬浮物的影响:提高低浊水混凝效果。投加活化硅酸或聚丙烯酰胺等,投加黏土等矿物颗粒;采用直接过滤法,即投加混凝剂后直接进入滤池过滤。 沉淀工艺运行管理 主要构筑物:平流沉淀池、斜板\斜管沉淀池、辐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的控制参数: 表面负荷率: Q/A=1---2.3M3/(m2.h) 停留时间:1.5---3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