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精神分析与潜意识理论改造我们学习.docVIP

运用精神分析与潜意识理论改造我们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用精神分析与潜意识理论改造我们学习

应用精神分析与潜意识理论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天性是“勤奋的” 首先我想先问大家这么一个问题,人到底是勤奋的还是懒惰的?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懒惰的”,其实是吗?大家可以先从我们的日常现象中仔细观察一下: 我们人是不是总会禁不住自己东看看西看看,是不是总是禁不住自己产生各种念头,是不是经常感觉“无聊”和“闲得慌”,是不是很多时候开始变得坐不住想跟着外面事物跑出去,是不是动不动喜欢抓抓痒痒,是不是喜欢尝遍各种山珍海味,是不是喜欢旅游去观看和感受各种景象,是不是对很多东西很容易产生好奇心?而一个人坐在家里没事情做,那才是真的无聊和难受。 如果人天生是“懒惰的”,似乎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这些事情上,人们往往会表现得如此“勤奋”?如果把你关在一个黑屋子里好几天,那是一种残酷的惩罚,因为把你关在黑屋子里实际上是剥夺了你的“勤奋”的欲望。大家可以先看看下面这篇故事寓言: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天堂的路上,遇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主人请他留下来。这个人说:“我在人间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只想吃只想睡,我讨厌工作。” 主人答道:“好极了!这里有山珍海味,有舒适的床铺,吃、睡随意,没人阻拦;而且,我保证无任何事情让你做。”这人高兴地住下了。 起初,他感到很快乐。渐渐地,他感觉有点寂寞、空虚。于是去见宫殿的主人,抱怨道:“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意思,对这种生活我已经没一点兴趣了。你能不能为我找份工作。”宫殿的主人答道:“抱歉,我这里从来就不曾有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他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住这儿了。” 宫殿的主人轻蔑的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HYPERLINK \o 职业经理人HR心理学群 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到无聊和空虚,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自己正在工作和学习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感觉到自己现在无事可做,往往觉得别人要求我学习和工作的事情不是我想要的事情,没有内在驱动力。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每天的工作生活是充实的,是不是内心里会产生愉悦的感觉,而很多人从清闲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出来创业,追寻这种充实的感觉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当人们感到无聊和空虚的时候,内心便会出现一种躁动的情绪。这种躁动的情绪驱使着很多人去吸烟、喝酒、打游戏、上网闲逛、打扑克、看电视甚至吸毒,做这些事情可以很好地麻痹自己那种无聊和躁动的情绪。这也就是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堕落或无所事事的原因。 学习需要的是“专注” 当我们每天都工作或者生活地很充实的时候,就不会产生这种因无聊而产生的躁动情绪。可问题又出现了,不是说人都是勤奋的吗?为什么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人往往会表现得好像“懒惰”起来了呢?答案在于:其实工作和学习需要的不是你的“勤奋”,而是你的“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够让你学习和工作效率高。心无杂念的时候,学习和工作效率才会高,东看看西看看,或者脑子里总是在想入非非,最后进展肯定非常缓慢。有些人看书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停留在刚开始那一两页;有些人写材料写了半天,最后只写了不到一段话。这都是不能自己逼迫自己专注造成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很难专注下来,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总是喜欢突然自由联想出很多念头来,有些念头一旦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看这、干干那,不然那个念头有未尽的愿望没达成,当时会特别惦记着那个念头。如果你真的去东看看、西动动以满足那些不断闪现出来的念头,就会发现自己的时间无形中大量地流失走了。尤其是有了网络以后,一个念头出来了,人们喜欢动不动就百度一下自己那个念头,百度出来的结果看上半天,这个还没看完,又一个念头出现了,于是又百度一下。此外还有不停的对话框和QQ信息弹出。因此人们会发现,除非工作一定要用到网络,否则没有网络的时候比有网络工作效率要高。如果一下子没了网络,人往往会变得非常不适应,因为好多自己的念头出来以后,没有网络可以帮你顺着自己的念头到处看看,那种有未完成的愿望老是惦记着的感觉,会让平时一直泡网络的你非常不适应,于是你就往往内心躁动坐不住了。 但这些内心里不断冒出来的念头绝大部分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念头必须是建立在对问题的深入了解上,并且反复琢磨里面是不是有没有考虑到的不妥之处,在专注的思考中对问题的认识不断上升,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深思熟虑,这样的念头才有价值。举例说:如果有人能够专注地想一个问题一小时,其他什么杂念都不想,就只专注在那一个事情上,他可以解出一道数学难题;如果有人专注思考一整天,连吃饭睡觉走路都丧失觉察,他可以想出一个定理、哲理或者重大发现;如果有人专注地思考七天七夜,不悟出真理就一直坐着想,连饭都不吃,历史上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在菩提树下冥想七天七夜创立佛教的释迦摩尼。 所以,工作和学习需要心无杂念才能效率高,也就是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