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加入铁盐对水体磷的吸收和固定-环境化学.PDF

底泥加入铁盐对水体磷的吸收和固定-环境化学.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底泥加入铁盐对水体磷的吸收和固定-环境化学

第32卷  第5期 环  境  化  学 Vol. 32,No. 5 2013年    5月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May    2013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3.05.011 底泥加入铁盐对水体磷的吸收和固定∗ ∗∗ 李大鹏   黄  勇  李  祥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215011) 摘  要  对加入FeCl 的底泥在扰动条件下对外源磷的吸收效果进行研究,并通过内源磷数量分布分析了固 3 定效果.磷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对FeCl 质量百分比占2%的底泥而言,磷吸附最大值、磷平衡浓度、磷饱和 3 度分别为未加入FeCl 的原底泥的273%、85.7%、60.7%.磷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加入FeCl 的底泥对上覆水中 3 3 磷的吸收能力增加.FeCl 质量百分比占1%和2%的底泥对外源磷的吸收量分别为未加入 FeCl 的原底泥的 3 3 150%和210%,而达到饱和时间也分别从17 d延长至26 d和35 d. 内源磷的主要分布为Fe/ Al-P (57.1%— 63.4%)、HCl-P(19.9%—28.4%)、NH Cl-P(12.9%—15.2%).由于FeCl 的加入抑制了Fe/ Al-P 向HCl-P 的 4 3 转化,加入的外源磷主要形成了藻类可利用磷(AAP). 关键词  底泥,吸附,磷形态,磷平衡浓度. 人们在城市水体修复过程中发现,消除水体黑臭、降低水体污染负荷后,尽管能够恢复水体的部分 景观功能,但是,由于氮磷等营养盐的存在,水体仍然易发生藻华等现象,从而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使得 水体修复效果的持久性受到影响. 磷是藻类等浮游生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有效地控制水体磷含量对于抑制藻华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1] [2] [3] [4] 目前,水体修复中,多采用化学法 、物理法 、生物法 或底泥清淤 来控制水体磷含量.除化学法 外,其余方法均是通过阻断内源磷由底泥向水体迁移来控制水体磷含量.化学法是向水体投加铁盐、铝 盐等化学药剂,通过絮凝、吸附等作用将水体磷共沉淀至底泥,并将其固定、钝化.该方法可以快速降低 水体磷含量,并抑制内源磷向底泥的迁移. 但加入的化学药剂一旦进入底泥,则很难再对水体磷产生吸 附作用,使得其吸附容量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采用扰动的方式可促使底泥悬浮,再次利用底泥中含 有化学药剂以及底泥中原有的铝、铁、钙锰等金属离子对水体磷的捕捉、吸附、固定,降低水体磷含量.同 时利用化学药剂的良好絮凝性能,可提高水体透明度.随扰动充入的溶解氧可以氧化底泥中的中小分子 有机物,降低水体黑臭风险. 本文以FeCl 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底泥中加入FeCl 后,在扰动作用下,底泥对水体磷的吸收和固定 3 3 效果,为城市水体修复提供新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用底泥及上覆水 实验用底泥及上覆水于2011年9 月10 日采自某校园河道. 自从2004 年监测以来,该河道一直处 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藻类水华频繁.底泥采样点位于河道入口处.采用活塞式柱状沉积物采样器采得 表层3 cm 的底泥样品,立即用冰盒保存(4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