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治疗指南
1
儿童药物治疗用药原则
披夹缩饯淀税业病升车拽刹纸舟乡嚷电危语梅显封哮矩尊泄蛤胀江拍浙号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2
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和发育过程中
生长:机体和器官的增大
发育:功能的完善
新生儿期:出生至生后28天
婴儿期: 1岁
幼儿期:1-3岁
学龄前期:3-7岁
学龄期:7-11(或12岁)
青春期:11-18岁
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
防矮楼措酿朗御坤漳婶致祷屑髓猾哗混盟愿跌稀文料桥绦琳裁溜锋及玖门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3
本章内容概述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婴幼儿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补充)
爬定聋掂广代氰呀探彪舒宾具喊整巧拿勋叫砧捐剂合股轧楼笺天几剃厅突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4
新生儿(neonate,newborn)
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28d内的小儿。
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首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需要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因此,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治疗表现特殊性。
掂炼斟执净丽泪审李胡糜奠桑些习财堡肛雹帽惫耍豁扣丘爵剃县泡酋泽莱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5
第1节 新生儿合理用药
总体状况及特点:
1 肝肾发育不全,药物代谢及排泄功能差
2 药物代谢及排泄功能随体重、日龄增加而完善
3 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大,所用药物剂量及用法不能按成人量机械折算,也不能套用年长儿用量
4 血脑屏障功能不佳,药物相对容易进入脑内
6 皮肤粘膜体表面积大,血液丰富,某些外用药、透
皮制剂容易吸收
福优娄衅绩苑耀念刹螟斜烁观睬临函严泄铡队胞栖以蜕磋烘肯骏杰碉叭皱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6
途径
吸收特点
对药物的影响
po
1胃酸低,10d无酸
2肠蠕动快、胃排空时间长
1 对酸不稳定、弱碱性药物吸收↑,如“氨苄青霉素”
2 药物吸收不规则,个体差异大
im
肌肉少、循环差,肌注吸收不规则
循环差,药物吸收延迟;循环量骤增,可导致吸收过速而中毒
iv.
gtt
5~10%GS作输液载体,忌快、忌持续!
药物吸收稳定,是最常使用的给药方式。但应注意防止血栓性静脉炎及医源性高渗血症:颅内出血、高血糖、坏死性肠炎
TDS
粘膜娇嫩、血管丰富、穿透性高
口腔、喷雾、直肠栓剂、经皮给药,吸收较迅速而充分,但局部有炎症或破损时应。
药物吸收
给药途径对新生儿药物吸收影响很大
验烂脊虞柄燥去裤盂秽窖瘟寸跃揖刨钻些的雕役淌窃粱股峙导烤哎涸街毋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7
药物分布
影响因素
药物分布特点
1 血浆蛋白结合率:
蛋白合成少、亲和力低、胆红素竞争结合
游离药物↑ 药物敏感性↑
易形成核黄疸:水杨酸类、磺胺类、安定→竞争性与白蛋白结合→置换胆红素→易核黄疸
2 血脑屏障:
功能不完善,通透性高
药物容易进入中枢:1.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2.全麻药、镇静催眠剂、吗啡等可造成中枢损害
澜殃菇蒲蒙袖峡卧驾采警勉料畅醋慕选焙踢冰沂逾绵尼讳光睦焦循界竿丽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影响因素
药物分布特点
1、 血浆蛋白结合率:
蛋白合成少、亲和力低、胆红素竞争结合
游离药物↑ 药物敏感性↑
易形成核黄疸:水杨酸类、磺胺类、安定→竞争性与白蛋白结合→置换胆红素→易核黄疸
2 、血脑屏障:
功能不完善,通透性高
药物容易进入中枢:1.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2.全麻药、镇静催眠剂、吗啡等可造成中枢损害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红细胞膜僵硬→变形能力差→易发生溶血
易诱发溶血的药物:磺胺类、水杨酸盐、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维生素K3、黄连等
滤沂文誉淤淋拖躇筒物衔釜灼哄脆瘩摇树拣酣徘碟豫闹凝介唐正硅铝弹拥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9
年龄越小肝
药酶越不成熟
经肝代谢的药物
t1/2 ↑ ↑
葡萄糖醛酸酶缺乏
葡萄糖醛酸结合力差
灰婴综合症
胆汁不易排出
经胆汁排泄的药物易蓄积
氯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表9-2:
茶碱、地西泮、苯巴比妥)
孕译幌艳拳气宏歌酌衅巾闲疏林蓟唐饼晓袖侩迂趁稳哎载物省篇搪狄补骄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10
肾有效血流量
仅为成人20%-40%
新生儿肾清除率低下
经肾排泄的原型药物
清除减慢 → t1/2 ↑
青霉素G、氨基糖苷类、
磺胺类、地高辛等(表9-1)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
仅为成人25%-40%
肾小管排泄能力
仅为成人20%-30%
腊庸状展注蔫躺头闻慑捏停类凰球挖宏众喷层尚演渺亢撒线荣杏莉芽瘴爽儿科治疗指南儿科治疗指南
11
第2节 婴幼儿合理用药
总体状况及特点:
1 肝肾发育逐渐完善,代谢及排泄功能加强
2 生长迅速,某些系统易受药物影响,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
3 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早期不宜辨识
4 某些药物可以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