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宜从生活体验着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作指导宜从生活体验着手

习作指导宜从生活体验着手很多学生的作文无米下炊,内容素材不多,假、大、空现象不少。如何解决这个现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很有启示作用:“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他阐明了“生活即教育”的真理: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生活。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不可分。 一、触摸生活,走进大自然 《找春天》是人教版第4册的一篇课文,文中那从地下探出头来的小草,那早开的野花,那吐出点点嫩芽的树木,充满了童趣和文学色彩。可是,如何让学生跟文本、跟作者更直接地对话呢?考虑再三,我决定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触摸春天。那一天,孩子们欢呼雀跃,摸摸这棵树,闻闻那朵花,一会儿晒太阳,一会儿拍溪水。就在郊外现场,我们做了如下交流。 师:古人曰“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你的春日之游有什么发现? 生:我看见草坪上的小草渐渐绿了。 生:我闻到淡淡的花香了。 生:我听到小溪流在叮叮咚咚地唱歌。 生:我想起金子美铃的一首诗了:露水盈盈的草原上/如果光着脚走过/我的脚一定会染得绿绿的吧/一定会沾上青草的味道吧…… 春日游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花红草绿,溪水长流,煦日和风,烟雨蒙蒙……正是如此真切地触摸大自然,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是感性的、丰满的,甚至是诗意的,因此,让孩子们写一个关于春天的片段也是言之有物的。 二、再现生活,情动辞发 语文为生活服务,再现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引发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习作的生活意识。 人教版第九册《慈母情深》通过对母亲言行的描写,歌颂了深沉的母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在课的最后,课件再现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画面:早晨,母亲自己还没吃饭,先让孩子吃饱,自己却空着肚子护送吃得饱饱的孩子上学。天下着雨,放学铃声未响,母亲拿着雨伞,眼巴巴地等在校门口。晚上,母亲陪孩子做作业…… 师:学了课文,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起发烧的时候,妈妈拿凉毛巾给我敷额头。 生:我想起妈妈自己舍不得吃巧克力,却买了一包昂贵的德芙巧克力给我吃。 生:妈妈每天为我烧饭、做菜。 师:写下你此刻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可以写伤心、难过的,也可以写快乐、感激的,还可以写希望、祝福的。不管写什么,“妈妈”这个词至少写3次。 由于学生已被文本意象和生活中画面所感染,生活中自己母亲的形象与文本中母亲的形象不断交替出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抒发的感情如温泉喷涌,暖人心房。“妈妈,你是清泉,滋润我稚嫩的心田;妈妈,你是和风,拂亮我迷蒙的双眼;妈妈,你是沃土,给予我成长的养分。妈妈,我爱你!”“妈妈,你是家里的大梁,不能趴下啊;妈妈,你是家里的甘泉,不能枯竭啊;妈妈,你是家里的太阳,不能消失啊!妈妈我爱你!”……至此,习作与生活感悟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精神相通,智慧互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自然要关注生活中人的情感。情感的培养不仅仅是习作的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和目标。 三、延伸生活,拓展习作 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的习作内容却是无限的。同时,习作的语言是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充实的,立意也需要得到生活的验证和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习作教学向课后生活延伸拓展。这样才能活化习作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确立起来。正如陶行知所说,“实行生活教育,失掉的是鸟笼,而得到的是伟大无比的森林。”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4册《水乡》教学片段—— 师:水乡水多、船多、歌多,还有什么多?学着课文的样子,当一回小诗人,编课文吧! 生:水乡什么多?桥多。千座桥,万座桥,桥连路来,路连桥。 生:水乡什么多?鱼多。千条鱼,万条鱼,装满一箩又一箩,水乡人民笑呵呵。 师:你们真是小诗人,如果让你们赞美自己的家乡,又怎么编呢? 生:家乡什么多?花生多。咸酥花生、五香花生,品种多,味道香,人人吃了人人爱。 生:家乡什么多?果树多。千棵树,万棵树,果园一个连一个,家乡成了水果乡。 …… 这不就是习作迁移吗?让学生用上文本语言,延伸到生活实际,说家乡、赞家乡。这样,学生在说中融进自己的语言,融进自己的感情,习作的生活气息得以升华,习作的语言表达得以丰满。 (作者单位:浙江苍南宜山镇三小)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