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1期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VO1.29.No.1
2008年 2月 Journal of Ningxia Teachers Univercity (Social Science) Feb.2008
2006年晚唐文学研究综述
天仕仄,吴在庆, 曾晓云
(厦门大学 中文系,福建 厦门 230039)
摘 要:文章从晚唐五代诗人、诗歌及其心态研究等三个大方面,综述2006年有关晚唐五代文学研究文章的主
要内容。
关键词:晚唐文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331(2008)01.0030 07
收稿日期:2007.09-24
作者简介:吴在庆(1946一),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文献学研
究。
2006年发表的晚唐文学研究论文有百多篇 (不包括李商隐和杜牧研究),论文涉及面广,有些论文研
究视角颇有独到之处。本年度论文中,考证性文章尤值关注。现仅就所见,择要综述如下。
一 、 晚唐五代诗人、诗歌及其心态研究
(一)文人心态研究
尚永亮《“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东南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对中晚唐士风的递变作
了寻本讨源研究,认为:“政局的变幻和党争的加剧,导致中唐后期文人对政治的避离以及对‘壶天’境界的
追求。以自居易为代表,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以诗酒唱和、园林营构为主要内容,文人们在‘壶天’中过起了
适意的吏隐生活。”而“承接中唐余绪,晚唐文人的追求和爱好越来越狭小、袖珍,并将这些狭小、袖珍的
东西放到诗中不厌其烦地加以表现。他们也向往‘壶天’境界,但已不同于中唐文人的吏隐,他们使用更多
的是‘壶天’具有的另一层与隐逸、幽栖乃至神仙相关的意义。一方面是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命运,另一方面
是审美情趣的改变,二者聚合一途,遂导致晚唐文人对江湖山林的群体性回归。”并总结道:“从历史发展
的角度看,晚唐文人的仕宦生涯已是穷途末路,而他们对壶中天地的追寻,他们在感伤中的超越,既标志
着唐代文人少年青春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此后文人那成熟却沉重的秋的时代的来临。在文化史和文人心
态史上,他们为整个唐代文人的人生路途和心理历程划上了一个超然而又沉重的句号。”
李德辉《客寓意识与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则分析了在动荡社会,文
学所负载的历史背影。作者说:“在中晚唐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客居和旅寓已经成为中下层文人的一种生活
常态,长期的旅行和漂泊,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客寓意识,这种意识丰富了他们的文学表现,深化了唐代文学
的漂泊母题。正是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唐人创造出的记述行旅的诗歌既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也有着
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认为“唐代文人对于漂泊母题的成功开拓,就在于极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
对名利的执著追求和对家 的热切向往,突出表现了他们在名利利亲情之间的犹疑与徘徊,真实展示了他们
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对生命的体验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程国赋《从小说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河南师范人学学报 2006年第1期)认为:“有唐
一 代,士子的文化心态存在着嬗变的轨迹。”这一嬗变轨迹,在小说作品中有着鲜明的呈现:“初盛唐时期,
+子表现出乐观、自信、自豪的心态,到了中晚唐,取而代之的是较为普遍的归隐心态、认为今不如昔的
第1期 吴在庆,等:2006年晚唐文学研究综述 31
怀旧心态、视人生如梦或者向往理想社会的空幻心态,以及远离是非、明哲保身的避祸心态。”文中作者结
合小说作品将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并加以考察:归隐心态、怀旧心态、空幻心态、
避祸心态。
(二)诗人诗歌研究
李定广在《“温李”齐名与唐末诗歌的演变趋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一文中认
为:“清代以来,温庭筠、李商隐诗歌地位的巨大反差遮蔽了晚唐五代诗歌史流变的真实面貌。事实上。温
庭筠诗名雄霸晚唐,他的人生遭际和倔强个性在唐末产生共鸣,温诗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机维修基本技能(活页式)》课件 模块1 航空紧固件拆装和保险.pdf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 .pdf VIP
- 检验科临检室上岗考核试题(有答案) .pdf VIP
- 工程化仿生杂化膜囊泡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高二政治(走进高二)-哲学与文化【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混凝土索赔协议书模板.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pdf VIP
- Cadence Allegro PCB封装建库规则.doc VIP
- 电气识图及CAD 电气接线图的绘制与识图 项目四电气接线图的绘制与识图.pptx VIP
- LMV5.系统概述-中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