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人物传记文初探-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VIP

袁枚人物传记文初探-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枚人物传记文初探-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袁枚人物傳記文研究 吳秋美( 摘要 袁枚活躍於清朝乾隆時期,壯年時辭官歸隱南京,專事寫作。他對於「古文」的看法有個人獨到之處。袁枚留下的《小倉山房文集》收錄了大量的古文作品,這些古文作品可和他的古文觀相互映照。袁枚的古文作品中,人物傳記文占最大宗,依類型題材可分三類:(一)神道碑、(二)墓志銘、(三)傳記、行狀、書事。「神道碑」主要對象是尚書、大學士、王侯公卿、巡撫……等達官貴人;「墓志銘」是一般官員、文士、命婦、節婦等等;「傳記、行狀、書事」包羅最多,從文臣、武將、小人物、親屬等不一而足。而分析袁枚的人物傳記文,歸納出來的藝術手法有:(一)擅長白描手法、(二)動態描寫生動、(三)選材恰當,剪裁得宜、(四)鎔鑄唐代傳奇手法。袁枚描寫人物注重外貌與性格的相稱,優秀的動態敘述以及根據不同身分來選取適當的生平事蹟,都能使人物特色躍然紙上。還有幾篇特意鎔鑄唐代傳奇筆法的傳記,更著意於安排情節、結構、佈局,使文中充滿懸疑,讀來饒富趣味。 關鍵詞:袁枚、古文、傳記文 一、前言 袁枚(1716-1797A.D.)生於清康熙五十五年,以八十二歲高齡卒於嘉慶二年,未到不惑之年,就辭官歸隱,在江寧西城買下一座莊園居之,修築成「隨園」。被世人稱為「隨園先生」的袁枚,從此專事寫作,提出的性靈詩論名重一時,造成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但是袁枚除了詩作眾多、詩論突出以外,也寫作了數量相當可觀的散文,綜觀《小倉山房文集》,收錄的文章包括人物傳記、議論散文、山水遊記、銘文、尺牘……,森羅萬象、無所不包,洋洋灑灑蔚為大觀。桐城派大家姚鼐於〈袁隨園君墓志銘〉中寫到: 君古文、四六體,皆能自發其思,通乎古法。於為詩,尤縱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達者,悉為達之。 袁枚的古文能自發其思,又通乎古法,未必比詩遜色。袁枚對於古文、駢文、詩歌皆所擅長,尤其注重古文。他在〈與邵厚庵太守論杜茶村文書〉說: 枚嘗核詩寬而核文嚴。何則?詩言志,勞人思婦,都可以言,《三百篇》不盡學者作也。後之人雖有句無篇,尚可采錄。若夫始為古文者,聖人也。聖人之文而輕許人,是誣聖也。「六經」,文之始也,降而《三傳》,而兩漢,而六朝,而唐、宋,奇正駢散,體製相詭,要其歸宿無他,曰顧名思義而已。名之為文,故不可俚也;名之為古,故不可時也。 袁枚認為古文的創作必須上溯古人,強調「復古拒今」,古文就該有古文的樣子,他從三代、漢唐,承襲優良古文傳統。可以說袁枚文論跟他的性靈詩論相較之下,嚴肅、復古多了。顯然對袁枚來說,古文不是可以輕易妄作的,對於古文的要求袁枚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古文既然從六經、聖人而來,自然是較為古典且嚴肅的,經過歷代文學家的不斷創作,一直到北宋後古文逐漸脫離應有的面貌。 根據袁枚的〈與孫俌之秀才書〉,他曾說:「此體(古文)最嚴,一切綺語、駢語、理學語、二氏語、尺牘詞賦語、注疏考據語,俱不可以相侵。以故北宋後,遂至希微而寥寂焉。」袁枚主張古文不可擅自挪用俚語、俗語、佛老語,也就是說古文必定要純粹。根據他的文論主張,對照他所留下的《小倉山房文集》,古文功力確實不俗,但由於總類實在不勝枚舉,以下將就數量佔最大宗的人物傳記文為研究範圍,針對人物傳記文的題材類型、藝術手法來進行探索,並與袁枚自己對古文的看法互相比對。 二、題材類型 袁枚為人物作傳不拘人物的社會地位、也不限於交情深厚與否,上至達官貴人、王侯公卿,下至棋士、廚師、侏儒等社會人士皆有記載,其中家族傳記亦佔一個獨特的位置,分別記載了母親、姑姑、妹妹、外甥……等親戚,似乎是有意為家族立傳一般。袁枚的家族傳記往往寫得纏綿悱惻、哀戚動人,這也透露了袁枚的真情至性,在文章中自然而然地勃發。 以人物傳記文而言,《小倉山房文集》收錄袁枚所撰神道碑22篇,墓志銘64篇,傳記行狀、書事共63篇,總共將近150篇人物傳記散文,在袁枚的文集中,可謂一支龐大的隊伍。袁枚人物傳記文明顯吸收古代優秀史傳散文傳統,效法《左傳》、《史記》等史書,取材得當、繁簡得宜,並凸顯人物性格。 「神道碑」主要是寫尚書、大學士、王侯公卿、巡撫之類等權重一時的達官貴人;墓志銘主要書寫對象是一般官員、文士、命婦、節婦等等;傳記、行狀、書事等包羅最多,從文臣、武將、小人物、親屬等不一而足。以下針對這幾種不同的人物類型散文,分別敘述之。 (一)神道碑 袁枚在當代,詩文聲名已大噪,〈袁隨園君墓志銘〉描述:「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隨園投詩文,幾無虛日。」袁枚所居的隨園已然成為文壇備受矚目的中心。他出版的詩文極受歡迎,也不乏有人託袁枚寫碑文,在他所寫的這些神道碑、墓志銘中,袁枚毫不掩飾地說自己鬻文為生的情況,畢竟他辭官歸隱,已無官俸薪餉,靠潤筆作為收入來源,自是情有可原。他在過世前所寫的〈隨園老人遺囑〉中說: 除清俸盈餘外,賣文潤筆,竟有一篇墓志,送至千金者。 但這些人物傳記並不全然是為了賺取稿費而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