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演进
第二章香港殖民体系的建立及其演进 一、鸦片战争与香港的割让 (一)试图割占香港的原因 ★出于与中国进行贸易(后期鸦片贸易大盛)的需要。(岛国贸易,英国的立国之基及环球岛链) 1793年马噶尔尼访华,即提出希望有一沿海岛屿存放货物,被拒。后一直多方谋求。 ★对葡萄牙占有澳门的嫉妒。1808年,英国欲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澳门,被清政府阻止。 ★英国商人及政界对香港的熟悉程度较高。(自1780年开始,英国商人多次借助通商之际进行勘测,并向国内政界游说。) 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珠江出口、深水良港、与广州及澳门的联系、英国人欲打破十三行体制) 英国国内政争间隙中,义律及璞鼎查运用便宜行事的权力夺取香港。1841年夏天,辉格党下台,托利党上位。鸭巴甸(1784-1860)接替巴麦尊为外相,向远东前线发布不要永久占据已经取得的定海和香港的领土的命令,该命令四个月后才到达前线。为命令接收人(全权公使)运用便宜行事的权力割让了香港 (二)割占香港的经过 1840年7月定海陷落,宁波及长江口被围→8月,英军至天津大沽口。投书清政府,道光皇帝改派琦善为钦差,至广东与英人谈判。10月,迫于压力,林则徐及邓廷桢被革职。12月,义律接替懿律任全权公使。琦善鉴于割地事关重大,采取拖延战术,谈判至1841年1月7日暂时中止,英军炮轰虎门。形势逆转,琦善只得继续委婉周旋。1月20日,义律凭借琦善照会中“现在诸事既已说定”为由,单方面宣布《穿鼻条约》生效。2月1日,在香港出榜安民,声称已有琦善文据在手。其实文约并无清政府官方。巴麦尊在5月14日给义律的指令中也指出条约的无效。但义律强占香港的既定事实也难以挽回。这也是1842年《江宁条约》要重申割让香港岛的理由。 英国外相巴麦尊于1841年5月14日给义律的指令: “你虽然占领香港,但主权之转移,需由正式条约订明,该条约需由让出主权之国家承认,方为有效。因此,琦善答应把香港割让予英国,即使这条约已以条约方式列明,除非该条约得中国皇帝承认,否则毫无价值,也没有价值。” 战争的爆发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禁烟(1839.06.03-06.25,237万斤,约为1838-1839年季风季节运至中国总量的六成),“软禁”鸦片商。 小规模的战端:1839年9月至11月—1840年1月道光皇帝宣布断绝中英一切贸易往来。(“天朝心态”) “东方远征军”的到来:1840年6月,乔治?懿律率战舰16艘、武装汽船4艘、运输艇24艘、士兵4000余人(后增至15000余人)、大炮540门) 战争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至1841年1月27日清政府对英宣战(道光帝由“剿”转“抚”,林下琦上,至《穿鼻草约》,后琦被查办)封锁珠江口,定海陷,逼近天津后返广州(清政府承诺查办林,封冻) 第二阶段:1841年1月27日至5月27日《广州条约》签订。主剿。奕山、杨芳等人。3月27日与义律签《广州合约》。5月29日三元里抗英。(对林的怀念) 第三阶段: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29日,英军重点进攻江浙,迫使清政府就范。厦门、定海、镇海三城陷落。主剿后被迫议和(主抚)。8月入南京下关,耆英、伊里布至南京议和,接受璞鼎查全部要求。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一些必要的思考 1,为什么战争打打停停?在剿与抚之间徘徊的道光帝真实心态究竟如何? 2,历史的细节:1840年8月19日道光帝收到英国首相巴麦尊照会中国宰相书。其中的第一句话翻译就有问题:“兹因官宪扰害本国住在中国之民人,及该官宪亵渎大英国家威仪,是以大英国主,调派水陆军师,前往中国海境,求讨皇帝伸冤昭雪”。对应的英文为“demand form Emperor satisfaction and redress”, “赔偿”被译成“昭雪”,“匡正”被译成“伸冤”。道光帝就此由剿转抚。 3,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只是一场“地方性叛乱”,其实际意义于当时的清政府及普通百姓而言并未有如今天这样“重大”,该如何理解?4,传统中国的“天下”与“华夷”观念5,两种成熟文明的第一次交汇使得中国被首次纳入“世界史”范畴。 (三)华人治权之争 中英文本的歧异导致的争论: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第三条: “一因英国商船远路途涉洋,往往有损害须 修补者,自愿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储存所 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君主暨 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从清政府的实际出发点,应该与澳门事例相同(寄 居)。 英文中的关键字眼:对主权及治权的绝对肯定 Cede (割让);to be possessed in perpetuity(永远拥有);to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