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境界课件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材;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2、什么是理想 ;3、理想的特征;;;;;;4、理想的类型;生活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社会理想 ;(1)理想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理性超越(理想本质)
(2)现实是理想的基础,是过去的理想
(3)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4)正确认识理想并努力实现理想 ;大学生理想种种;(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小故事;;4、信仰——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的形成过程;故事: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
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
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
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链接案例:
在毛泽东青年时代,革命
是要被杀头的。当时的毛泽东
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
错,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按
照有些人的想法,毛泽东大可
不必去革命,何苦呢?但毛泽
东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的
投身到滚滚的革命洪流中。为
了革命,他一家二十多口人死
于国民党的屠刀下,他的妻子、
杨开慧也未能幸免于难。但他
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始
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理想
一直在支持着他,所以才有后
来的毛泽东。 ;(一)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理想信念与大学生;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的统一——徐本禹;2,指导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人物档案;;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向丁晓兵学什么?; 你们临开始运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达到目的地。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无到达的日子。;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为什么?;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2、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实现理想的曲折性
顺境: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
逆境:将压力变为动力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于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
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用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
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实现理想的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现实“丑恶”论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追求“实惠”论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1)坚定的??念
(2)社会历史客观条件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对个人、民族、国家、政党
(2)艰苦奋斗要求——精神实质
(3)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落实;不仅是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思维空间;;;杰坚记凯陈贰仅跟吼醒搪奖捞鼻撅淌卤弹壬巧竞休长惟磐绦滇旋画吼军细2013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境界课件2013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境界课件;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
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
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
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
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
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经》
;;;;Thank You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