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104学年高二适性班考试国文科试题详解.PDF

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104学年高二适性班考试国文科试题详解.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台南第二高级中学104学年高二适性班考试国文科试题详解

國立台南第二高級中學 104 學年度高二適性班考試 國文科試題詳解 壹、選擇題(100%) 一、單一選擇題(1~20 題,每題 3 分,共 60 分,答錯不倒扣。) 1. 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相同的選項是:(A)「便」辟之友/口齒「便」 給 (B)老「嫗」/「謳」歌 (C)「惴」惴不安/意興「遄」飛 (D)入門各 自「媚」/山巔水「湄」 。 答:A 解析:(A)ㄆㄧㄢˊ (B)ㄩˋ/ㄡ (C)ㄓㄨㄟˋ/ㄔㄨㄢˊ (D)ㄇㄟˋ/ ㄇㄟˊ 2. 下列各文句中,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A) 他平常溫文有禮,竟會在街 上破口大罵,真教人難以致信 (B)實驗再度失敗,只見他長吁短歎,一愁莫 展 (C)樂透彩一發行,全臺百姓驅之若鶩,大排長龍之景,處處可見 (D) 幾經峰迴路轉後,忽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的正是大家所企盼的彩 虹瀑布。 答:D 解析:(A)置 (B)籌 (C)趨。 3. 下列「 」內通同字的替換,正確者共有幾項?(甲)眾賓「懽」也:歡 (乙) 泉香而酒「洌」 :烈 (丙) 智「僊」:先(丁) 負者歌於「塗」:途 (戊) 友便 「辟」:僻(己)友便「佞」:溺。(A)五項 (B)四項 (C)三項 (D)二項。 答:C 解析:(乙)「洌」 :清的意思;烈,強烈 (丙)仙 (己)「佞」:諂媚善辯;溺, 沉溺。 4. 關於〈醉翁亭記〉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本文主題在闡述如何以遊 山玩水忘卻貶謫之苦(B)內容上寫景、記事、議論融而為一,以「醉」字貫 串全文(C)文中第二段專寫醉翁亭的晴 雨、朝暮之景以襯托醉翁亭的獨特之 美 (D)寫作上最大的特點是運用「剝筍法」,逐步推移,層遞寫景,以凸顯 1 醉翁亭的位置。 答:D 解析:(A)無貶謫之苦 (B)以「樂」字貫串全文 (C)寫其四時之美及朝暮變 化。 5. 關於下列作家,敘述錯誤的是:(A) 張愛玲的文字兼具華麗與蒼涼、意象 繁複、語氣嘲弄,對人情世故雖常冷眼旁觀,卻又充滿理解(B) 林泠之詩常 取法西方詩藝,亦鎔鑄中國古典文學的意象,可說是兼有「橫的移植」與「縱 的繼承」 (C)鄭愁予有「浪子詩人」之稱 ,詩風可分為前後二期,前期詩風 隱含禪趣,後期詩風婉約動人(D)魯迅曾留日學醫,後棄醫從文,其在散文 方面開創出一種批判性極強的文體,世稱「雜文」 答:C 解析:(C) 前期詩風婉約動人,後期詩風隱含禪趣。 6. 下列選項中的「師」字,何者詞性前後相同 (A)吾從而「師」之/古之學 者必有「師」 (B)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或「師」 焉,或不焉 (C)於其身也則恥 「師」焉/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D) 惑而不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答:B 解析: (A)動詞,學習/名詞,老師。(B)動詞,學習。(C)動詞,學習/名 詞,老師。(D)名詞 ,老師/形容詞,從師問學的。 7. 閱讀下列文字,最能與哪一選項的主旨相符?「因為要了解他的畫品,必先 了解他的人品,一個人須先是一個藝術家,才能創造真正的藝術。子愷從頂 至踵是一個藝術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動笑貌,全都是藝術的。」(朱光潛〈豐 子愷先生的人品與畫品〉)(A)個人的性情與藝術的風格息息相關 (B)藝術 家必須有開拓的胸襟與喜樂的心情 (C)真正的藝術有賴於個人的天分 (D) 藝術必須表現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答:A 8. 在論語〈長沮、桀溺〉一文中,子路向隱者問津,長沮卻回答:「是知津矣」。 長沮如此回答的語氣是:(A)讚美的 (B)責備的 (C)輕佻的 (D)嘲諷的。 2 答:D 9. 承上題,子路將問路的經過告知孔子後,孔子言:「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 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可知孔子的觀點是;(A)道 家之流甘與鳥獸為伍,與禽獸無別 (B)孔子感歎「鳥獸不可與同群」,乃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