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课件.doc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课件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一课内容。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整体主要围绕绘画、雕塑建筑等建立知识架构。暗含着外国美术发展史的时间线脉。通过对前一部分中国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对艺术作品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鉴赏水平,这为学习新的课程内容做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本课分为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和相关链接(两河流域墨西哥美术)三个部分。史前美术部分,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岩画和人物小雕像,了解分析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主要理论。古埃及美术介绍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所以,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相关链接部分(两河流域墨西哥美术)是学生课外独立自主学习的内容。两河流域与墨西哥美术各自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宗教信仰的不同。通过对史前、古埃及美术的介绍,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史前美术部分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史前美术与当时社会制度、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关系。难点是学生对史前社会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 古埃及美术部分的重点,是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了解古埃及建筑与雕刻的主要特点。难点是对古埃及的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缺乏了解。教学方法及手段:高中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思维活跃,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并且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这节内容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带来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美术作品的发现,更可以让我们形象地接触到原始人的心灵。古老的画作绘画技巧比较简单、原始仍有许多的例外情况,许多成熟且技艺高超的史前艺术作品成了一个个难解的谜题。那么,艺术长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从两处原始时代的岩洞壁画谈起。史前时期是一个时代的划分,历史学上将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的美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以欧洲的最为突出,其中包括雕刻、绘画、工艺和建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史前时期的绘画与雕刻。欣赏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野牛》,欣赏介绍法国拉斯科洞穴“牛厅”岩画《野牛、马、鹿》,学生听老师讲解欣赏后从形式、内容、形象等方面讨论总结作品的特点,以及对作品的感受。作品赏析 阿尔塔米拉洞穴(石灰岩溶洞)位于西班牙北部的坎塔布连山区。1870年(又说1879年),西班牙学者M·绍托拉在该洞址发掘旧石器文化层时,随他来玩的5岁女孩玛丽亚偶然看到了洞穴内的岩画。绍托拉考定为旧石器时代的绘画,但当时的学术界不予承认。20年后,才予以承认。该洞长约270米,岩画集中在入口处长约18米、宽9米的地方。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包括15头野牛、3只野猪、3只鹿、2匹马和1只狼等。这些岩画是先勾线后涂色,色彩以赭红与黑色为主。都是天然矿物颜料,可能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所用的绘画工具,可能是当时的一些动植物和兽毛制成的。这些岩画距今约有二、三万年的历史。这是现已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洞穴岩画其中被人称为“受伤的野牛”最为精彩。拉斯科洞穴(又译作“拉斯考克斯”,石灰岩溶洞) 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是1940年4个男孩因寻找一条走失的狗而偶然发现的。后由著名史前美术学者H·布勒伊考察整理,并公诸于世。由于该洞的洞口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倒塌封闭,因此洞内的岩画保存完好。该洞规模很大,分为主洞、后洞和边洞以及联系这三个部分的被称作“长廊”的通道所组成。这些部分的岩壁均有绘画。其中以主洞的绘画最为突出,因其中画有长达5米的巨大野牛,而被称为“牛厅”。因为该洞规模宏大,又有许多精彩的岩画,西方学者将它称为“史前的卢浮宫”。 拉斯科洞穴壁画里还有一些非人非兽和似人似兽的形象,有些动物身上带着箭伤。动物形象大多被画在洞顶和主要洞道两侧,在洞顶上的动物形象,往往没有固定的方位。有一幅《野牛》,描绘的是它正在逃跑的情景。牡牛的奔跑姿势栩栩如生,多层次的色彩,勾勒出野牛的体积感。你若稍加注意,还会发现图象上有着重叠的影子,好像各种动物被画了几次,或者是一前一后,有好几只。看来,史前狩猎者并不注重构图的效果,这一定是和他们特定的功利目的有关系。学生思考:史前人类所描绘的动物形态十分逼真,为什么当时人类已具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力呢?最后教师总结,洞穴艺术的特点 (2)雕塑雕刻艺术是人类生活的形象纪录。欣赏介绍《维林多夫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