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气候课件
自然环境;第三章 气候; 气候的主要特征
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什么是气候?; ; ;季风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中国季风范围
水平近地面-季风分界线东南部
垂直-2000 m以下的低空,尤其是500~1000 m高度上空最为明显,季风是近地面层的现象。
东亚季风的特点:冬夏季风都很盛行,但冬季风要强于夏季风;降雨属于极锋雨
西南(印度)季风的特点: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季风的界定-季风指数(Schick,1953)
F1与F7:表示1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7月的频率
与 :表示7月盛行风向频率和该风向在1月的频率
;; ;1、气候特征;1、气候特征;1、气候特征;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气候特征;;第一节 气候特征;1、气候特征;3、气温与降水;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1.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类型;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季风
下垫面(海陆差异、地形差异、青藏高原)—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
大气环流(冬、夏季)
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一、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位置)
中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华南
欧亚大陆东岸,毗临太平洋
;纬度位置影响;影响(二):行星风带类型
-夏季为副热带反气旋
-冬季为西风环流;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1月-西风环流;7月-副热带反气旋;影响(三):海陆热容量不同造成不同季节海陆气压的变化,
产生季风;影响(四):
-沿岸流及台湾暖流(黑潮)对海陆温差影响不大
-暖流增强了东南部水汽输送;二、下垫面
多山的地表
青藏高原的影响
-构成独立的气候区域: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年辐射强,对流性降水
-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风呈现出复杂现象;500 mb;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影响(二)
b、热力作用
-夏季,高原近地面层形成热低压,周围空气向高原辐合,加强了夏季风势力(夏季对流层上空的青藏高压是夏季风环流的加热机);冬季,高原近地面层形成冷高压,它加强了蒙古高压,也即加强了我国冬季风的势力;中
国
三
大
自
然
区
演
变
趋
向;三、大气环流
a、冬季环流
高层: 西风环流
低层: 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
近地面层:极地大陆气团
锋面: 北方-寒潮冷锋
南方-
华南准静止锋-大陆变性
昆明准静止锋-大陆+西南暖流;高空;蒙古高压;1月平均流场(850 mb);中国1月气候锋图;b、夏季环流
高层: 反气旋(副热带高压)
低层: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
近地面层:热带太平洋和赤道海洋气团(两个来源)
锋面: 极峰(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高空;7月海平面气压和盛行风向频率;近
地
层
面;中国7月气候锋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第三节 气温与降水;中国7月平均气温;第三节 气温与降水;中国气温年较差;四季划分
-气候统计上: 春季(3~5)、夏季(6~8) 、秋季(9~11)、冬季(12~2)
-张宝堃 (1934):用候平均气温10℃和22℃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即冬季(10℃)、夏季(22℃)、春秋(10℃~22℃);二、降水
;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50;50;50;注意观察;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结 论;3、气温与降水;;;;(三)、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寒潮 ; 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4条:
西北方路径为最多,约占60%;
北方路径,约占19%;
西方路径,约占14%;
东北方路径,约占7%。
我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转移性支付课件.ppt
- 第七章蛋白质分解代谢2015课件.ppt
- 第七章过程参数检测中的常用传感技术1课件.ppt
- 第七章醛、酮、醌课件.ppt
- 第七章集装箱货物装载方法课件.ppt
- 第七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课件.ppt
- 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课件.ppt
- 第七节cad文字输入及尺寸标注课件.ppt
- 第七章水产品类课件.ppt
- 第七节二次衬砌刘课件.pptx
- 2025年文化娱乐行业数字艺术创作与创新研究报告.docx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在绿色建筑行业的应用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城市共享自习室连锁化发展模式创新与案例分析.docx
- 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设计与2025年绿色金融市场拓展研究报告.docx
- 固态电池技术在光伏储能商业化前景预测报告2025.docx
- 银发健康产业未来展望:2025年服务生态构建与养老产业市场趋势预测报告.docx
- 幼儿园期末家长会PPT (108).pptx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中的投资者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 2025年基因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风险预测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