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走访民情日记大全发布时间-2015-04-28来源-日记,手机版  篇一.docVIP

入户走访民情日记大全发布时间-2015-04-28来源-日记,手机版  篇一.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入户走访民情日记大全发布时间-2015-04-28来源-日记,手机版  篇一

入户走访民情日记大全发布时间:2015-04-28来源:日记,手机版  篇一 篇一:民情日记2015 群众最坚强 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今年5月份,市科技局“千万帮扶工程”全面展开,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我的帮扶对象是张文芳女士,现年44岁,居住在XXX巷17号湖南XXX厂宿舍内。来到张女士的家中,她很热心的接待了我们,一直和我们说着,这几年全靠党和政府的关心、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才让我坚强的挺了过来。从和张女士的交谈中得知,她原来是湖南省液压件厂职工,2008年由于企业倒闭被买断成为下岗职工,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同年,丈夫检查出胃癌晚期,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2009年4月,丈夫因医治无效而离开了。丈夫的离开为这个单亲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困难,张文芳女士不仅要要承受丧夫之痛,还要承担起抚养女儿的重担以及丈夫治病时欠下的4万余元医疗费。从2010年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帮她在电机厂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每月工资800-900元,基本维持生活。如今女儿读大二了,学校里的学费一直欠着没交,所以这几年她还得咬咬牙,还清学校的学费和丈夫治病欠下的医药费。 通过几次走访,我被她的坚强、勤劳、勇敢而深深的感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多关心群众,用实际行动帮群众解决困难。 篇二:民情日记最新 民情日记:让疾病不再成为负累 2013年9月17日上午,晴 徒步走进五河居果园二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狭窄的农村巷道,踏着石子小路,来到一户人家。这家三口人,有老太太,她的儿子及孙女,一家吃低保,儿子朱思兵受伤手臂残疾,不能干重活,当我问到孙女上班了没有,老大娘忍不住落下泪来,哽咽道:“当时让她念高中,她不念了,都是家里给耽误了。”我一边安抚大娘,一边问女孩想不想上班,她腼腆一笑,纯真的眼神中流露出她对工作的渴望,我当即就告诉女孩:“想找工作可以直接找我,我帮你介绍到酒厂或者园区工作”。 离开之后心情还未平静,随即又走访一户,户主李士友听说我们来了,很是热情,坐下来后,我环顾四周,老人家里陈设十分简陋,三个房间都只各放一张床,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老人说:自己得了肾癌,多亏了大儿子照顾,要不早没了,住院治疗费都是大儿子给的。小儿子不孝顺,成天赌钱,输了好几万。自己看病花去16万,报销6万,现在仍欠2万元未还上。我当时就表态,大儿子孝顺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小儿子如果您答应我们帮您管一管,剩下的欠款我考虑调用政府专项大病救助资金把欠款先还上。老人听后很激动,连连说:共产党的政策好。 今天走访下来,深切感受到: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走访了这么多户,近60%以上的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病致贫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看来今天走访是来对了,下一步打算从三个方面解决农村因病致贫问题: 一是从政策上提供帮助,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争取达到100%。对于家庭成员中有因病致贫的,若符合低保条件,实现动态的应保尽保。 二是从资金上提供救助,设立专项大病救助资金,从镇政府财政收入中划拨,规范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帮助因病致贫家庭“造血”,为这样家庭的劳动力优先提供岗位,减轻家庭负担。 这次走下来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会多接地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 民情日记:吸引到人才是关键 2013年9月17日下午,晴 五河居书记毛学硕陪同我来到一个低收入家庭,推门进去只见四周都是低矮破旧的砖房,地上晒着满院子的花生,细问才知道这是刚从自家地里收的,我随手拨三个,两个是瘪的。晒花生的徐化平老人叹气道:“今年天特别干,种的花生都不结果子,晒晒只能自己吃。”我问他家里经济来源是什么,老伴激动地说:“自己视力模糊,两口子身体都不好不能干什么,仅仅靠儿子在外打工挣的不到两千元。” 我问老人工资不高为什么不选择回家乡就业,老两口主要担心回来工资低。我向老人解释:家乡发展潜力大,就近就地就业,不仅可以节约外出打工的诸多花费,而且有利于融洽家庭关系,加上家乡工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量不断增大,工资标准也在持续提高,两千元以上的工作不愁找不到,请老人多做小孩工作,我镇会根据您家庭的特殊情况,优先安排小孩就业。 接着又走进对门一家,户主彭庆军的媳妇向我们讲述:家里有7口人,两口子在工地上做瓦工活,儿子彭龙开家装门市,专门做人造大理石地板,生意不错,全家月收入过万。刚准备离开,大儿子从外面回来,攀谈中看出他很有头脑,善于抓住商机,我问他对五河拆迁有什么看法,他笑着说拆 迁是大势所趋,没有拆迁哪来的生意。虽然是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但却是蕴含道理。五河镇这几年的拆迁带动了标准化厂房建设,加速了工业项目集中进程,工业发展又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包括彭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