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常见问题交流答疑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肉制品加工常见问题交流答疑课件

肉制品加工常见问题交流答疑 我从事肉制品行业已近二十年,90年代初从事过西式肉制品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由于近几年主要从事肉制品添加剂的售后服务,对各种肉制品加工技术都略有知晓,对肉制品添加剂的应用、市场情况也比较熟悉,在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上也经常与肉制品加工同行进行一些技术和经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例如,前几天在一个坛友的咨询中提到:牛肉干为什么浸不进料味时,我忽然理解了当年做牛肉干的一个关键工序,漂水,当时觉得把牛肉的营养都漂走了,是一个多余的工序,差一点把他改了不用。原来漂水是把牛肉肌纤维丝松开便于进料味。在交流答疑中增加了自己的应用实例和知识面,得到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效果。为答谢食品论坛为我们食品人提供的这个平台,为了肉制品加工技术进步,我愿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广大同行们分享,欢迎跟贴提出在肉制品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我将尽最大的努力为你解答,同时也欢迎食品论坛的管理者给于大力支持,食品界的朋友多多交流指正。 1、上海的桂冠肉丸为什么那么脆?欢迎指教!!贡丸怎样增加脆度?是脆,不是弹!多谢!! 肉丸类的产品我做得不多,也许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更没有见过上海的桂冠肉丸,我就自己的经验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脆,脆,就是易破碎,有刚度。 其次,肉丸得脆度是怎样形成的,肉丸的脆度首先需要多汁,食品中的脆的品种比如黄瓜,多水,质硬,易碎。其次是易碎而刚性,易碎而刚性个人认为来源于保水物质本身的结构较小保水形成的。比如,有些胶体,如果只是与水结合,就是保水,本身的结构较小,互相交链不多,就会形成硬而脆的凝胶体。 生产肉丸时通过机械外力和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是肉的结构尽可能的变小,增加与水的结合,同时相互间的结构又打破了原来的紧密结构。 综上所述,肉丸的脆度来源于较小结构的提取蛋白。不知这个回答你满意不? 2、你好,轻舟,真的好多东西需要请教。别笑我不才,漂水是什么,是不是把未腌制的生牛肉放到水里长时间煮制? 嗬嗬,就是将切好的牛肉片放在水里漂一段时间,使牛肉的肌纤维松开,便于在炒制进料味。是把未腌制的生牛肉放到水里长时间煮制后冷却切片,然后漂水。 用冷水还是热水漂?一般多长时间? 用冷水,一般要30-60分钟,漂后在煮一遍。3、问个小问题,有时我们生产的用天然肠衣灌得热狗类产品,肠衣皮会不定期出现不脆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呀?还有,肠衣皮的脆度与什么有关呀? 这种现象是因为烘烤工艺的差异造成的,如果烘烤时肠衣与肉馅粘为一体,蛋白质充分变形,失去原有的弹性而变得易碎,肠衣皮的脆度就有了。 您说的烘烤是在给香肠上色时的烘烤,还是说在蒸煮炉中蒸煮时的干燥?我们是采用先干燥,然后蒸煮,之后进土炉上色的工艺,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严格地说,蒸煮前的烘烤工艺也叫干燥工艺,干燥工艺要求在较低的湿度下进行,温度一般70-75℃,时间40-60分钟(因品种而异)。烘烤后的质量要求:1.颜色达到接近成品要求的颜色。2.肠体干燥,用手触之有很好的干燥感,用手握之有膨胀感。 蒸煮后的干燥工艺,严格地说是烟熏工艺,温度一般60-65℃,时间60-120分钟(因品种而异)甚至更长的时间。一般,前一段时间以干燥为主,后半段时间以烟熏为主。烘烤后的质量要求:1.颜色达到达到成品要求的颜色。2.肠体干燥,用手触之有很好的干燥感,用手握之有膨胀感。3.产品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返水,肠衣与肉馅结合牢固,用手撕肠衣皮时,撕下厚厚的一层。 4、请问低温肉制品内包装需要杀菌吗?我们的产品经过内包装之后有二次杀菌这一步骤,因为我们的产品储存的时间稍微时间长一点,请问我们需要对内包装材料进行杀菌吗?谢谢。 虽然你的产品经过二次杀菌,但内包装袋也需要进行杀菌。因为,低温肉制品的二次杀菌也不可能采取高温高压长时间杀菌,不能完全杀灭微生物,初始菌越低,杀菌越有效。 包装袋由于不具备微生物的营养和水分,被污染的微生物都是较难杀灭的芽孢。实践证明,包装材料采取杀菌措施比不采取效果要好。 近日到一加工企业,在申报QS标志时,加一个包装材料杀菌间,采用臭氧对包装材料杀菌,效果显著,有效地减轻了二次包装食品的污染问题。建议还没有使用的工厂使用,投资不高,效果很好。 真正的低温产品是不需要二次杀菌的,它们是通过严格的无菌包装和完整的冷链来保证低温产品的流通。而我们国家的低温产品严格来说不是低温产品,而是经过二次杀菌的中温产品。有的二次杀菌温度超过95度,这样就完全破坏了低温产品的脆嫩的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我国的国情而发生的,其解决办法是需要长期的培养消费者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的,国内真正的低温产品不多,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实际加工水平和消费水平决定的,加工环节的卫生和温度不能达到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的要求,就是国内几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