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净化材料及室内污染治理应用探究现状
净化材料及室内污染治理应用探究现状摘要:当今社会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意识到良好的室内环境将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效的室内污染治理技术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负离子等净化材料及应用上的研究,总结出净化材料未来发展还是以复合净化材料研究为主,并结合净化辅助手段开发具有净化功能的材料以及设备。
关键词: 净化材料 室内污染治理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of indoor air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eople realized that a good indoor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survival, indoo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study on physical purification, chemical purification,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anion pur
-ification materials and those applications,summed up the material for purify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compound pur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purifying auxiliary mea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for purification.
Keywords: purifying material, indo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834.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中,由于有机物在日常用品和建筑材料中的数量成倍增长,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其中,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浓度已经高于室外浓度,人类更多时间处在室内环境中,所以对于公共健康来说,室内空气质量要比室外空气质量更为重要。恶劣的室内空气质量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症,这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病态楼宇综合症,简称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的症状是:头疼、头昏、恶心、疲劳、鼻窦堵塞、目赤喉燥、胸闷气短,还伴有呼吸紊乱和咳嗽气喘、全身不适等。换句话说,它常常类似于办公室内空气短缺所引起的迹象或其他过敏、流感等病症。许多医学研究认为,这些病症主要来源于甲醛、VOCs的污染,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将极大地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室内空气的净化,以及污染的防治现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净化材料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做了展望。
1 室内空气净化材料研究进展
室内空气净化材料按照净化原理和材料性质来区分,可分为物理净化材料、化学净化材料、生物净化材料、负离子材料4大类。
1.1 物理净化材料
物理净化材料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原理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活性炭,硅胶,沸石、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作为物理吸附材料,吸附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污染治理, 但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剂性质、气体污染物种类和吸附系统的操作温度、湿度、压力等。虽然吸附法具有净化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它只是将污染物和异味等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而不能彻底消除, 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又成为二次污染源, 需再生处理才能再次利用。20世纪60年代, 活性炭纤维(AFC)首先由日本进行商业化生产,其具有形态多、有效吸附孔丰富、孔径分布均匀、吸附行程短、脱附速度快、吸附量大、易再生等优点,已被认为是21 世纪最优秀的环境材料之一[1]。
1.2 化学净化材料
化学类净化材料主要指采用氧化、还原、离子交换以及光催化等化学反应技术生产的净化材料。常用的化学净化材料有磺化碳、氧化铁、离子交换树脂、纳米TiO2等净化材料。其中磺化碳、氧化铁、离子交换树脂都是针对特点气体,而光催化材料具有广谱性。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纳米TiO2, TiO2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其能带结构是不连续的,当受到能量大于或等于3.2eV的禁带宽度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光线照射时,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越过禁带进入导带产生高能电子(e)和空位(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