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就业率因素.doc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就业率因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就业率因素

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就业率因素摘 要:我国当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失业、下岗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相对于现有的经济规模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所以本文选择就业率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力图找出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关键词:就业率;计量经济学;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较低的就业率既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不好影响,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艳(2010)在《影响我国就业因素分析》一文中从影响就业的宏观层面考虑,在中国经济统计数据网上选取1989年至2008年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支出、居民消费水平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是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本文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黄志云(2006)在《影响我国就业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文中认为要解决就业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要加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保证最低平均工资,要掌握好平均工资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 此外,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就业理论也做了很多研究,首先是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市场作用的自我调节达到”充分就业”,面对失业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有政府刺激经济、扩大有效需求的宏观改革措施。其次是最典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它主要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越低,则通货膨胀率越高。最后是奥肯定律,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就业率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 二、模型的建议 1、变量的确立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本文选取了影响我国就业率的三个变量,分别是国民生产总值、工资水平和通货膨胀率。选这三个变量的主要依据如下:首先根据奥肯定律:国民生产总值变化与失业率间的关系,说明在经济繁荣时期,失业率低,就业率水平高;在经济萧条时期,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可见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直接影响就业率的重要因素。其次,工资刚性理论认为:工资可以对劳动力供求的变化做出反应,但其调整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正因为这种滞后性影响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影响就业率的变化。因此在研究就业率的时候工资水平也是重要因素。最后,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既低水平的失业率伴随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通货膨胀率也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 2.模型的确立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模型可建立为: Y=?%[0+?%[1X1+?%[2X2+?%[3X3+?%e 其中,Y表示就业率; x1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x2表示平均货币工资; x3表示通货膨胀率; u为随机干扰项; 3.模型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1985-2000) 三、参数估计 运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OLS估计,得出方程如下: Y=796.006334741*X1+0.0002342325*X2+3.608958283*X3 (1.8382) (0.6624) (2.1418) 从回归方程的结果中得出了R2值为0.9714,调整后的R2=0.9642,DW值为0.9530,F值为136.87,以及各个系数的T值等,这些都是模型最初的参数估计。 四、模型检验 1、经济检验: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了模型的初步方程 从回归方程中看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工资以及通货膨胀率的系数均为正,意味着这三个解释变量越高,就业率就越高。初步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R2=0.971704,调整后的R2=0.964255;可以看出拟合优度较高,通过该检验。 (2)F检验:给定一个显著水平?#?0.05,方程中F=135.8781,查F表得到一个临界值F0.05(3,16)=5.29,FF?#叮蛲ü煅椤? (3)T检验:给定一个显著水平?#?0.05,方程中X1的T=1.838209;X2的T=0.662497;X3的T=2.141874;查表得出T(?#?2)(16)=1.771 , TT?#叮薠2没有通过检验,其他变量都通过检验。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异方差检验: 用GQ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将16个样本分成两组,16-4=12,12/2=6,因此以1985-1990为第一组数据,1995-2000为第二组数据,选取解释变量X1排序,分别做回归。 得出SE1=0.22796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