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更年期健康教育及中医调护
女性更年期健康教育及中医调护摘?要:每一位女性都要经历更年期这一阶段。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经绝后的一段时期。妇女更年期的生理改变和心理反应表现为特征性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阵发性潮热、易激动、紧张、抑郁、失眠、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思考过度、多疑惑、自尊心很强,使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通过对女性更年期加强健康教育及中医调护,使其增加对更年期的认识,及时调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所引起的更年期一系列症状[1]。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健康教育;中医调护
一、发病原因
1.情绪的过度兴奋和抑制与疾病关系密切。心理因素的不稳定会影响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其中包括现代的神经系统,古人的《黄帝内经》就有“怒伤肝、忧伤肺、悲伤脾、恐伤肾”的记载。
2.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减退。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潮热、多汗、气短、胸闷、性格内向固执等。
3.社会因素对妇女更年期的发病也起着影响作用。更年期症状的发生会影响妇女的身心状况,从而出现抑郁等症状[2]。如: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住房问题、家庭问题等,均可导致精神创伤而产生心理变异,如焦虑状态:头痛、失眠;抑郁状态:情绪低落、沮丧;偏执状态:敏感多疑、不信任别人、情绪易激动紧张。
二、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1. 采用文字和漫画的形式制作宣传栏目来普及和提高患者对更年期生理及心理卫生知识认识。
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交心谈心,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向患者详细解释,避免焦虑情绪的诱发。
3. 指导患者学会制怒、解愁、减压的方法,化解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干扰因素,保持心情愉悦。
4. 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找回自信的感觉。
三 、 顺应四时,规律起居
春夏秋冬四季讲究科学的作息时间及有节奏的工作安排,保持每天有午睡时间。
四、 适当参加文娱社交活动及体育锻炼
妇女有机会参加社交团体的活动,可减少寂寞的感觉;有规律的运动计划还有助于减轻身体、精神上的更年期症状,并改善妇女的健康与生活质量[3],修身养心,松弛精神紧张,恢复内稳定平衡,增强体质,如:慢跑、太极拳、健身操。锻炼时饭后不要马上运动,以吃饭1—2小时后再运动较好[4],通过有计划的身体锻炼,再加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传统中医方法的调理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根据个人不同身体状况来用针灸调理
1. 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都证明,针灸可通过调节体内环境和自主神经功能,发挥机体的自我调节作用[5]。如有月经前后头痛、头晕,午后潮热多汗,腰膝酸软症状,针灸医师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针灸督脉—命门;肾经—双侧中注至大赫穴等。
2.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症主要在心,病之本质在肾,可累及肝脾生理功能变化,采用按摩治疗方法,调整肾之阴阳,补益脏腑气血,调理冲任[5]。选择相宜的食物配膳,也可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6]。如有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症状,针灸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给予按揉脊柱两侧膀胱经2—3,拨揉颈椎两侧肌肉等。
六、饮食护理
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与中药一样具有治疗补体的作用。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以及症状的不同,指导患者选择与之相适宜的饮食。如:红枣、莲子、山药、糯米煮粥食用,这些食物均能起到健脾、益气、调经、补血的效果,淮山枣内煲瘦肉可以养心、滋肾、安神,调配饮食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钙和纤维的摄入。避免过饱,女性更年期期间应尽量减少脂肪、胆固醇、盐和酒等物质的摄入。
总之,了解和掌握女性更年期的临床特点及病人的心理状态,加强健康教育,配合传统中医的调护,使更年期的妇女顺利渡过更年期,是我们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任秀华.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中国健康月刊.2011,30
(10),391.
[2]?桑海静,陈长香,李淑杏等.影响更年期症状的相关因素
与社区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716—1718
[3]?刘静.更年期综合症妇女合理的体育运动处方.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第10期,76页第1面.
[4]?安妮塔?比恩(英),佩吉?威灵顿(英),许勉军
(译).女性运动营养学[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5]?任秀华.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中国健康月刊.2011,30
(10):391
[6]?王世梅,王国红.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及相关护
理.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267.
注:本文系湖北省十堰市科技局资助项目。顶目编号:
ZD201102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