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模式1——在家上学.doc

生长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模式1——在家上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长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模式1——在家上学

生长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模式1——在家上学 讲述人:尹伟中(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社长) ? 【1】无法忍受学校侮辱,被迫回家上学 在当下中国教育,所谓体制外的教育,还谈不上既定的模式,更多的是我们这些迫于无奈的家长带着那些幼小的尚未成熟的心灵,在看不到前途的黑暗隧道里摸索。 ? 15年前(1996年),敢于做这种选择,让孩子回家,简直是大逆不道。无论学校还是亲朋好友,包括我的家人,几乎都认为我疯了。在当时,除了上学,还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成长道路吗?回家,几乎就断送了一切。因为,在我们心中,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唯一的光明之路,就是沿着小学、中学、大学,最好读到研究生。 我决然把孩子带回家,实在是迫于无奈。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学的是师范,多少懂一些教育,面对当时(包括当下)的教育环境,我非常不满。从我儿子学习的过程,我见证了现在的教育体制是如何在扼杀一个幼小的心灵,几乎断送了一个孩子成长的可能性——只有一种选择,按照一种模式,规范了孩子的每一步,甚至进程。有的孩子比较乖巧,能适应这样一种机械化的工业生产流程,那很幸运。但很不幸,我儿子与它格格不入,几乎每一天都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几乎每一次考试都在及格线上挣扎。每次考完我都要被老师叫到学校,当着很多家长的面训斥一顿。我觉得我的职业还算有尊严,每次面对老师的训斥让我颜面扫尽。这是一方面,从我自身的感受接受不了。 二是对于我的孩子来说,学校简直就是世界末日。我在网上看到有几个孩子因为怕做作业,选择跳楼自杀,真是毛骨悚然。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从某种程度上说,真的不完全是教育的问题,我们有很多问题都在追问,当下的现实和环境让我们每个人活得很焦虑、很恐惧。我们被一只无形的手驱赶着,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生存着。 当时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做完作业要家长签字——不知谁发明了这么智慧的做法——发现我儿子有一道题错了,在错误的答案上,有一支非常有力的笔划了一道圈,直划破了六张纸!与其说它划在我儿子作业本上,不如说划在我的心灵上。我从这种行为中,看到我们教育中一个最可怕的事情,没有爱。教育如果没有爱,就没有灵魂。我们以前把老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这些工程师怎么了?都变成一个冷冰冰的教育的工具。我觉得如果把孩子扔到这样的氛围当中,交给这样的老师去培养,我不知道儿子的未来会被塑造成什么样。 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没有完成作业,就不让我儿子进教室,把他关到教室外。上两节课了,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来领孩子。我很快赶过去,一眼看见我儿子孤零零站在门口。他见到我,脸刷地变得苍白。猛然之间,我觉得如果这时我不能站在孩子一边,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就是地狱。学校把他拒之门外,如果我再推他一把,我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勇气面对这个现实。 我拉起儿子的手说:儿子走,咱们回家!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学校。 一个学校有几千个学生,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对他来说放弃一个孩子没什么。但是对我来说,这是我的唯一,我别无选择。就这样,我把我儿子带回家了。 后来知道,那个老师失恋了,情绪很不稳定,就发泄到我儿子身上。我儿子曾给我讲一件事,有一次上课,一个孩子发出一声怪叫,老师说刚才谁叫的?没有人站出来。“不上课了,你们把刚才叫的同学给我检举出来,不检举今天就不上课。”足足过了20多分钟,那个孩子受不住压力,站出来承认是他叫的。老师说:“再叫一声。”你说他怎么叫的出来?那堂课就这样过去了。这样的老师你摊上一个就够了,这样的老师远不止一个。 ?【2】在家上学,每天“五个一工程” 回来之后,我让爱人先给单位请假,回家过度一下。我把他四年级的课本翻了一下,说实话,那样的教育真是误人子弟。我结合自己有点优势的领域,给孩子设计了一个发展路径。我学的是中文,理工肯定不行,学什么必须有所取舍。我抛开所有的教材,给他规定了五门课,我叫“五个一工程”:每天一首唐诗,一篇新概念英语,一篇语文课文,一篇作文,一幅画。 早晨起来背唐诗宋词。背完之后就学英语。我儿子在学校26个字母没写全过,我们从新概念第一课开始,买了磁带。每天背一课,不做课后练习,不去扣语法,把生词记下来,文章记下来就可以了。然后是一篇课文,篇幅不很长,我现找认为好的一些名家名作。当时正好秋天,我找了30年代庐隐的一篇文章,叫做“我愿秋常驻人间”,写得非常美。 下午是一天一篇作文。刚开始是命题作文,规定一个题目,字数不限,你随便写。然后是一幅画。刚开始孩子比较感兴趣卡通类的,熊猫、大象,很简单的一幅画,让他去描,临摹。 刚开始确实比较困难,让四年级的孩子去读30年代大家的文章,确实难。我爱人说不行,太难了,不知所云。我想古人读三字经,摇头晃脑,不也是不知所云?就让他先读,不求甚解。读着读着他就找到了感觉,后来这些文章全都会背了。特别好的段落、文章我要求会背的。读着读着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